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Cl2: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B.检验碳酸根离子:将要检验的物质与稀盐酸混合,观察

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Cl2: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B.检验碳酸根离子:将要检验的物质与稀盐酸混合,观察

题型:阜新难度:来源:
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Cl2: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B.检验碳酸根离子:将要检验的物质与稀盐酸混合,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鉴别H2、CH4、CO三种气体: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现象
D.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用碳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答案
A、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Cl2: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充分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除去碳酸钙,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方案合理,此项正确;
B、检验碳酸根离子:将要检验的物质与稀盐酸混合,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看是否变浑浊,此项方案不完整,此项错误;
C、鉴别H2、CH4、CO三种气体: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三种气体都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现象相同,故不能鉴别,此项错误;
D、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用碳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碳燃烧消耗氧气,但会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带入新的杂质,故不能达到目的,方法错误.
故选A
举一反三
根据下列所给情景回答有关问题:
(1)《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诸葛亮率领的汉军误饮了“哑泉”.哑泉,“人若饮之,则不能言,不过旬日必死”.后来,汉军将士经地方隐士指点,饮了万安溪的“安乐泉”水方才转危为安.“哑泉”中含有的物质可能是______;“安乐泉”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可能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NaCl   B.CuSO4   C.Na2SO4  D.Ca(OH)2  E.CaCl2  F.NaNO3
(2)寻找规律,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化学式或名称:
有机化合物里有一类物质叫烷烃,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呈一定的规律.CH4(甲烷)、C2H6(乙烷)、C3H8(丙烷)、
C4H10(______)、______(戊烷)…
(3)工业上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氢氧化钠:2NaCl+2H2O
 电解 
.
 
2NaOH+Cl2↑+H2↑.因饱和食盐水中混有一定量的NH4Cl,在电解时会引起爆炸.为除去NH4Cl,工业上常利用电解后的碱性废液、Cl2与NH4Cl反应(其中Cl2与NH4Cl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使NH4Cl转化成N2.请说出此方法的两个优点:①______,②______.
题型:吴中区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
A.测溶液pH值时,将待测液滴到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用稀硫酸除去NaCl中少量的Na2CO3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
D.测溶液pH时,将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题型:鸡西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合成纤维
B.用酚酞溶液区分澄清石灰水和纯碱溶液
C.根据外观和味道鉴别食盐和工业盐(NaNO2
D.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李一丁同学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中,合理且能获得成功的是(  )
A.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将混有少量CO的CO2气体点燃,以除去CO
C.将混有O2的CO通过灼热的CuO,以除去O2
D.根据H2、CO、CH4三种气体燃烧产物不同将它们区分开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鉴别一氧化碳、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溶解度
B.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密度
C.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瓶气体
D.将少里澄清石灰水分别倒人四瓶气体中
题型:呼和浩特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