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若有1.24g红磷发生反应,则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产生的固体(P2O5)有多少克?(2)该试验中红磷过量,你认为

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若有1.24g红磷发生反应,则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产生的固体(P2O5)有多少克?(2)该试验中红磷过量,你认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若有1.24g红磷发生反应,则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产生的固体(P2O5)有多少克?
(2)该试验中红磷过量,你认为是否有道理?______(填“是”或“否”),你的理由是______.
(3)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你认为该实验的不足是______(至少一条)
答案
(1)设产生固体的质量为X
4P+5O2
点燃
.
2P2O5
124 284
1.24gX
124
284
=
1.24g
X

解得:X═2.84g
答:产生固体的质量为2.84g.
(2)该实验的原理是消耗氧气,使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为了使氧气全部耗尽,因此红磷要过量.
故答案为:是; 红磷过量,尽可能将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完.
(3)该实验注意点很多,排除药品量和装置气密性的影响外,还可从环保、操作等方面考虑.从操作角度看不足为:红磷被点燃后缓慢伸入集气瓶内,致使部分空气因热膨胀而逸出集气瓶;从环保角度考虑不足为:磷在空气中燃烧会污染空气;从利用的装置看导气管内存有空气会使实验误差较大.
故答案为:红磷被点燃后缓慢伸入集气瓶内,致使部分空气因热膨胀而逸出集气瓶(或磷在空气中燃烧会污染空气或导气管内存有空气会使实验误差较大).
举一反三
按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现象是______;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______;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旋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2)小明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中A是底面积为50cm3、高20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cm处;
c.将过量的红磷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
d.通电加热红磷,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
①在操作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②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的刻度约为______cm(填整数).如果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刻度在11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③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几位同学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四个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探究:
[实验一]小强采用A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拉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反应表达式______,铜丝表面的变化是______.
(3)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mL22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