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Ⅰ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

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Ⅰ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Ⅰ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的呼吸道,也可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Ⅱ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常州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厦门难度:| 查看答案
现      象解      释
a 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 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①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______
②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______
【改进与实验】燃烧必须达到三个条件:①物质本身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助燃物充分地接触,③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投入水中的白磷虽然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是在水中与空气隔绝,所以不会燃烧;试管中的白磷会燃烧,它的温度即达到着火点又与空气接触,满足燃烧的条件;试管中的红磷尽管与空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所以不会燃烧.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Ⅱ装置与图Ⅰ装置比较燃烧后的产物在试管中不会散发到空气里,所以优点是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2)图Ⅲ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1
5
,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约占试管内空气体积的
1
5

故答案为:【改进与实验】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反思与评价】(1)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2)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拓展与迁移】甲;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1
5
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水中.过一会儿会出现的现象是什么?该实验的设计目的是什么?结合该实验,你还想到了什么?魔方格
右图所示对比实验主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
A.氧气
B.可燃物
C.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D.以上都是
魔方格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魔方格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你想过没有:发生燃烧的条件是什么?下面请你根据提供的物质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
实验用品:酒精灯、蜡烛、玻璃杯、镊子、水、酒精、小木条、煤块、棉花球等.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塘沽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假设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可能与物质有关;[实验1](实验装置的应选择:____;)(填序号,下同)燃烧;
没有燃烧;
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物质具有_______性;
2、可能与____;[实验2](实验装置的应选择:____;)很快熄灭;
持续燃烧;
要与_____接触;
3、可能与着火点有关.[实验3](实验装置的应选择:____;)点燃时间短;
点燃时间长;
着火点低先燃烧
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

魔方格

(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______的现象时,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对比;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__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______.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达到该实验目的.
(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①~⑥序号)
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②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③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
④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
⑤实验3中的气球作用是收集产生的气体
⑥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