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____和实验_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
(3)实验____和实验_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达到一定温度。
(4)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炸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一种。为了生产安全,要求井下通风状况良好,控制天然气浓度在1%以下;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挖掘时防止和减少摩擦火花的产生。上述措施可以防爆是因为破坏了燃烧的某些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P+5O22P2O5
(2)②和④
(3)③和④
(4)移除了可燃物、控制温度在着火点以下
举一反三
解释下列图示实验中容器内水的主要作用: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燃烧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我们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装置如上图所示,在250mL烧杯中,注入200mL热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烧杯口盖上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干水的白磷,另一端放一小堆红磷(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00℃)。不一会儿,观察到:
⑴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起来,这是因为白磷具有_                ,温度达到_              __又与____       __接触。
⑵若铜片上的白磷量比较多,燃烧一段时间后,铜片上的红磷也会燃烧起来,为什么? 
                                                                                       
⑶ 若将烧杯上的铜片移走,并用一根玻璃导管对着水中的白磷吹入空气。你将观察到什么现象
                                                
⑷由上述实验可得物质燃烧条件如下图: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其中曹军的木船是__                __,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__                    、___            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实验。请根据各个实验分析:
(1)A与C比较,设计较严密的是_            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与C比较,B实验设计的改进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改进的构想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实验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森林或草原发生火灾时,灭火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在火势发展前砍掉树木杂草开出防火道,阻止火势蔓延,就是采取______                  ___的原理。
(4)“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而在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该实验明显与要求不符,所以将实验进行改进。请你思考同学改进实验的原因:(出现与“实验绿色化”不相符的现象)                                                ;你有何建议                                        (写出需要添加的实验仪器即可)。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学校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设计三套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试管中装有少量白磷和红磷),根据图示情况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三套装置均可以证明物质燃烧的三个要素
B.图2和图3装置比图1更加符合环保要求,可以防止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
C.图3装置的气球作用是为了防止气体热胀时橡皮塞可能发生松动
D.反应完全并冷却后,取出图3装置中a试管,拔掉橡皮塞后倒置于水槽中,进入的水的体积一定是试管的五分之一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一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了如下图1的实验中,发现了高低不同的两根蜡烛,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同时也惊奇地发现棉花燃烧了起来。
(1)实验过程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2)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 图1 这一条件,还另需满足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条件。
提出问题:在上述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提供a和b这两个燃烧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在常温下Na2O2和CO2能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2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
②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并按图2组装整套实验仪器;
③用力推动针筒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试管内;
④一段时间后,在P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整个实验中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现象:①无水硫酸铜没有变蓝色;②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③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不溶物。
实验分析: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装置的烧杯内产生的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必须保证进入D装置的气体中不含水蒸气,由此推断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中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①“小木条复燃”说明Na2O2和CO2反应产生了氧气,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条件a;
②“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2O2和CO2反应要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条件b。
题型:0110 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