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学过金属活动性后,秦思同学通过实验探究锌粉与硝酸亚铁和硝酸银两种盐溶液的反应。实验现象和数据如下: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硝酸亚铁与硝酸银的混合溶液1

(7分)学过金属活动性后,秦思同学通过实验探究锌粉与硝酸亚铁和硝酸银两种盐溶液的反应。实验现象和数据如下: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硝酸亚铁与硝酸银的混合溶液1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7分)学过金属活动性后,秦思同学通过实验探究锌粉与硝酸亚铁和硝酸银两种盐溶液的反应。实验现象和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硝酸亚铁与硝酸银的混合溶液
100g
100g
100g
100g
锌粉
2g
3.25g
m
9.75g
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后的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向滤渣中加入100 g稀盐酸后的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
现象与第三次相同
(1)第四次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后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第一次的实验现象,你认为此次滤液中的溶质是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二次实验中置换出金属银的质量(x)的比例式          
(4)若第三次实验锌与两种盐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m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5)若向第三次反应后的滤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则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6)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配制第四次实验中与滤渣恰好完全反应所需的稀盐酸,则需要浓盐酸与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
(1)Fe +2HCl="==" FeCl2 + H2↑ 和Zn +2HCl="==" ZnCl2 +H2
(2)硝酸银、硝酸锌、硝酸亚铁(或AgNO3、Zn(NO32、Fe(NO32
(3)340:216=17g:x (或65:216=3.25g:x)   (4)6.5g     (5)96.1g    (6)1:4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金属的活动性:Zn、Fe、Ag,所以硝酸亚铁和硝酸银两种盐溶液中加入锌粉,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2AgNO3+Zn="=" Zn (NO3)2+2Ag,Fe(NO3)2+Zn="=" Zn (NO3)2+ Fe ,反应发生的程度完全取决于锌的量,根据前三次的实验现象,所以第四次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后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Fe +2HCl="==" FeCl2 + H2↑ 和Zn +2HCl="==" ZnCl2 + H2
(2) 根据第一次的实验现象,在滤液中加入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第一个反应:2AgNO3+Zn="=" Zn (NO3)2+2Ag都没有完全发生,所以滤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银、硝酸锌、硝酸亚铁
(3) 根据第二次的实验现象,在滤液中加入盐酸,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没有AgNO3,而在滤渣中加入盐酸无气体,说明第一个反应恰好反应完全,所以根据方程式:2AgNO3+Zn="=" Zn (NO3)2+2Ag中AgNO3和Ag的质量关系340:216,所以可列式:340:216=17g:x,也可以根据方程式中Zn和Ag的质量关系65:216,所以可列式:65:216=3.25g:x,
(4) 因为第二次实验表明AgNO3恰好完全,若第三次实验锌与两种盐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表明第三次实验就是锌与9g硝酸亚铁反应,根据方程式:Fe(NO3)2+Zn="=" Zn (NO3)2+ Fe中Fe(NO3)2和Zn的质量关系180:65,而硝酸亚铁为9g,所以消耗Zn的质量为3.25g,故m的质量为=3.25g+3.25g=6.5g
(5)根据上面的分析第三次实验恰好2个反应完全发生,得到的是Zn (NO3)2溶液,反应消耗Zn的质量为6.5g,Zn (NO3)2得到的质量=6.5g÷65/189×100%=18.9g,由于加入的6.5g锌生成铁的的质量为2.8g,生成银的质量为10.8g,所以溶液的质量=100g+6.5g-2.8g-10.8g=92.9g,再抓住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可设加入水的质量为x,可列式为:18.9g=(92.9g+x)×10%,x=96.1g
(6)根据上面的分析,第四次滤渣中应含2.8g铁,以及过量的锌质量=9.75g-6.5g=3.25g再根据反应Fe +2HCl="==" FeCl2 + H2↑ 和Zn +2HCl="==" ZnCl2 +H2↑,即可算出100g盐酸中所含的氯化氢质量为7.3g,即盐酸的质量分数为7.3g/100g×100%=7.3%,所以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配制这样的稀盐酸,需要浓盐酸与水的质量比为1:4
举一反三
(7分) 某学生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第一次
第二次
加入硫酸铜的质量
m
m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50g(溶质质量分数16%)
50g(溶质质量分数16%)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50g
100g
实验现象
蓝色固体和蓝色溶液
蓝色溶液
 
若第二次所加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损失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次实验后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
(4)实验中加入硫酸铜的质量(m)为______;
(5)在第二次实验中,若向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的滤液中加入43.8 g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6)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溶液配制实验中所需的稀硫酸,则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室最近购进一批石灰石,交给同学们去测定其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同学们向一定量的样品中加入10%的稀盐酸,一直加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用去稀盐酸73g。
(1)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
(2)同学们无法算出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⑴实验室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钡溶液100g,需称取氯化钡固体    克。
⑵称取氯化钠与碳酸钠的固体混和物22.3克放入烧杯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到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 + Na2CO3 = BaCO3↓ + 2NaCl),待反应完全后过滤,得白色沉淀19.7克和滤液200g。求:①固体混和物中所含碳酸钠的质量?
②滤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某氢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杂质,称取研细的该样品12.4g放入锥形瓶中,加入32.6g水,充分振荡形成悬浊液,再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盐酸使其充分反应至无气泡产生,测得加入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加入盐酸的质量/g
0
25
37.5
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g
45
 70
 80.3
(1)加入盐酸的质量在0﹣25g时,  与盐酸发生反应.
(2)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3)求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5分)现有两种稀溶液:标记为A的0.0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标记为B的0.365%的盐酸。假设本题所涉及到的各种稀溶液的密度均近似为1.00g·mL-1,且每滴溶液的体积近似为0. 05mL,试解答下列各小题。
(1)恰好完全中和20. 0gA溶液,需加入B溶液多少克?
(2)在盛有20. 0mLA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再向瓶中缓缓倒人10. 0mLB溶液,边倒边振荡,充分混合后溶液呈无色。若取该无色混合液3.00mL于一支试管内,再向试管内滴加1滴A溶液,试通过计算说明此时试管内溶液呈现的颜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