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用加热(85℃)NH4Cl和NaNO2两种饱和溶液的方法制取N2,如图是实验室用这种方法制N2,并测定生成N2体积的装置(部分装置略去),请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室常用加热(85℃)NH4Cl和NaNO2两种饱和溶液的方法制取N2,如图是实验室用这种方法制N2,并测定生成N2体积的装置(部分装置略去),请回答相关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实验室常用加热(85℃)NH4Cl和NaNO2两种饱和溶液的方法制取N2,如图是实验室用这种方法制N2,并测定生成N2体积的装置(部分装置略去),请回答相关问题:
【查阅资料】:
1、NH4Cl和NaNO2反应生成NaCl、H2O及N2,并放出大量热量;
2、20℃时,NH4Cl的溶解度约为37g;
3、N2难溶于水,实验条件下,密度为1.25g•L-1
【实验步骤】:
①______;
②20℃时,取0.78g饱和NH4Cl溶液放入烧瓶,连接装置;
③调节水准管,使其与量气管中液面相平,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为12mL;
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入饱和NaNO2溶液,加热至反应发生,移走酒精灯;
⑤烧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关闭活塞;
⑥待冷却至室温,调节两边液面高度相平,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为VmL;
⑦处理剩余药品,整理实验台.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写出装置中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完善实验步骤中的所缺部分:①______;
(4)步骤④中,移走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
(5)NH4Cl是一种______(填“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物质.20℃时,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生成氮气约为多少毫升?(计算过程中,中间数据保留2位小数,最终结果为整数;相对分子质量:Mr-NH4Cl:53.5、Mr-N2:28)
(6)根据计算结果,步骤⑥中V的数值为______;
(7)实验中,实际测得氮气的体积偏大,可能原因是______.
A.实验中加入饱和NaNO2溶液的体积也被作为生成N2的体积
B.装置漏气.
答案
(1)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a是分液漏斗,b是铁架台;
(2)反应物是亚硝酸钠和氯化铵,生成物是氯化钠、水、氮气,用观察法配平,所以方程式是:NaNO2+NH4Cl═NaCl+2H2O+N2↑;
(3)该反应为制取氮气的反应,所以需装置不漏气,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下端活塞并将导管连接长导管后置于水中,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撤掉酒精灯后导管内有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好;反之,则装置气密性不好;
(4)NaNO2+NH4Cl
.
NaCl+N2↑+2H2O↑+Q,+Q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加热片刻后,即应移去酒精灯以防反应物冲出;
(5)20℃时,NH4Cl的溶解度约为37g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20℃时,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37g
100g+37g
×100%
=27%;0.78g饱和NH4Cl溶液中,NH4Cl的质量为:0.78×27%≈0.21g,设反应生成N2的质量为x
NaNO2+NH4Cl
.
NaCl+2H2O+N2
53.5 28
0.21g x
根据:
53.5
28
=
0.21g
x
解得x=0.11g;生成氮气的体积为:
0.11g
1.25g•L-1
=0.088L=88毫升;
(6)由计算结果可知V=12mL+88mL=100mL;
(7)实验中加入饱和NaNO2溶液的体积也被作为生成N2的体积,可导致实际测得氮气的体积偏大,如果装置漏气,不能测出氮气的体积.
故答案为:(1)a、分液漏斗;b、铁架台;
(2)NaNO2+NH4Cl
.
NaCl+2H2O+N2↑;
(3)检查气密性;
(4)因为反应放热,防止水准管中水冲出,影响实验(必须写出关键词“反应放热”);
(5)易溶;27%;88毫升;
(6)100mL;
(7)A.
举一反三
碳元素在含碳物质中的“旅行”线路如图.(注:下列各线路均为一步完成的化学反应)
(1)请按物质所含元素种类递增的规律,在圆圈内短线处填入物质的化学式.

若线路③属于分解反应,写出一个路线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碳元素在下列物质中的“旅行”路线完全正确的有______(填标号).
A.
B.
C.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工业上可用煅烧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产生的二氧化硫通过下列工艺过程制取氢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离器中分离出的副产品是硫酸500℃
B.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X为I2
C.膜反应器中HI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X
500℃
.
H2+I2
D.该生产过程不仅能开发出氢能源,而且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不需再消耗能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目前,计算机已进入千家万户.制造计算机的芯片需要大量的高纯硅,生产高纯硅的主要原料是沙子(主要成分为SiO2).二氧化硅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酸溶液.
工业上生产高纯硅的主要过程示意图如下:
其主要反应原理为:
①SiO2+2C
3000℃
.
Si(粗)+2CO②Si(粗)+2Cl2
400~500℃
.
SiCl4
③SiCl4+2H2
高温
.
Si(纯)+4HCl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由沙子制得高纯硅的反应原理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填数字代号,下同),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
(2)由粗硅提纯得到高纯硅必须在无氧的氛围中进行,除了考虑到硅易被氧化成二氧化硅外,还有一个原因是______.
(3)生产过程示意图中的“物质A”用水吸收,可得副产品(一种常见的酸)的名称是______.
(4)作为电器、电子、光纤等行业用高纯硅原料的沙子,纯度要求高,需要对普通沙子(含有少量的CaCO3、Fe2O3)进行提纯,其中用酸洗(用盐酸)和高纯水洗是两个最重要的步骤.请写出酸洗步骤中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判断用高纯水洗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的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若无______现象,则表明残留物已洗净;否则,表明残留物未洗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流程简图如图),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池中的反应物共含有六种元素
B.过滤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
C.图中X可能是氨气
D.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CHOH),反应如下:CO2+3H2
钌-磷铬合物
.
加压
CH3OH+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CO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
B.钌-磷铬合物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C.氢原子数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
D.属于置换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