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
材料二、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思想繁荣。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1)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2分)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1分)
(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3分)
答案

(1)学派:儒家。(1分) 思想核心:“仁”。(1分)
原因:孔子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被奉为圣人和先师,教师的楷模。(2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针对社会急剧的发展变化,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看法,逐渐形成许多学派(诸子百家);各学派间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明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3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考查儒家学派的基本常识。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当然孔子还有礼、中庸等思想。孔子受到膜拜是因为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等。
第(2)题,回答这一题应该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有志之士为了表达自己的看法到处游说,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归根到底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点评:本题以当代孔子的重要社会地位入手,考查学生对孔子思想的了解情况,再借此深入到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熟悉程度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学生还需要知道孔子的其他一些思想,如礼,中庸,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等。除此,百家中除了儒家,还有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各自学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老子、墨子、韩非子等人物。
举一反三
根据下面的想象图,你认为墨子在给他的弟子们宣传什么主张 
A.作为统治者应以“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B.各种事物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C.应根据历史发展实行改革,提倡以法治国
D.人与人应该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下列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
A.讲求“仁政”B.以“礼”治理国家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孔子,名丘,子仲尼,春秋暮年鲁国人。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材料二:如图为清康熙帝为北京孔庙
大成殿所题“万世师表”匾额。

材料三:诸子百家简表
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
墨家
墨子
《墨子》


孟子
《孟子》
施仁政于民
法家
韩非子
《韩非子》

道家

《庄子》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材料四: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  ⑤    ”的活跃局面。 … …各家相互辩驳,又相互影响,有力的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教科书
(1)、材料一中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的核心是什么?(1分)教育主张有哪些?(2分)
(2)、古时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1分)
(3)、请在材料三,四中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内容。(5分)
(4)、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就必然使我们对传统思想文化要重新审视,那同学们认为对待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应持怎样的态度?(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中的商朝文字反映的是
A.森严的等级制度
B.制定的严酷刑法
C.礼仪教化的形式
D.宗庙祭祀的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字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下列哪幅图片中的文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