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材料二: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为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请回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材料二: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为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请回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为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材料一这句话出自何人之口?(1分)由他主持的变法法令中,最有利于封建制度确立的内容是什么?(1分)他的思想体现哪一学派的观点?(1分)
(2)材料二的内容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事件?(1分)这件事情有何影响?(1分)
答案

(1)商鞅;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法家
(2)北魏孝文帝改革 :促进民族融合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1)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的这句话是商鞅说的,其变革法令中最有力于封建制度的确立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2)根据材料二中的“今欲断诸北语”,判断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禁用鲜卑语改用汉语的措施,由此判断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其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家改革的识记能力,这里牵涉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两次重要改革,对待改革的评价,我们要看它是不是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不是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评价要一分为二,实事求是,要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下去分析。
举一反三
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其主要标志是:
A.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
B.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C.诸候国数量大大减少
D.江南地区逐渐开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代乃至当代都产生重要影响的行政管理制度是:
A.允许土地私有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D.推行县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战国策》中对战国武器的描述:“陆断牛马,水击鹄雁,当敌即斩。”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兵器得到改进而更锋利。此外,还出现了:
A.战车B.水兵C.铁兵器D.弓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至今一直造福于人民。该工程是
A.灵渠B.都江堰C.大运河D.会通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中国·都江堰放水节”于4月5日在都江堰渠首隆重开幕。主持修建该水利工程的人是
A.李冰B.贾思勰C.李春D.李时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