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国君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国君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国君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1)文中的国君是指的是谁?(2分)
(2)文中反映商鞅什么主张?(2分)
(3)商鞅代表哪个阶级?他的个人命运如何?(4分)
(4)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2分)
答案
(1) 秦孝公(2分)
(2)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即主张要勇于改革(2分)
(3)新兴地主阶级 被车裂而死(4分)
(4) 改革会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改革充满阻力和困难。(2分)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商鞅变法,材料中的是国君是指秦孝公,商鞅在表述的是“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即主张积极进行改革变法,其言论可以看出其阶级是新型的地主阶级,尽管改革使秦国国富兵强但是最终遭到了车裂,所以从中可以得出的启示是改革的艰难和艰巨性,启示部分言之合理即可。
举一反三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的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是     。公元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和     出击匈奴,沉重打击了匈奴人的势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7分)
材料一:“孝公为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文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为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两段材料中分别讲述了哪两次改革?(2分)
(2)请你列举材料二中的改革措施。(3分)
(3)请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对材料二中的改革进行评价。(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县这一地方行政建制在我国出现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战国时期D.秦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经济上推行均田制,使游牧为主的鲜卑族变为农民;政治上迁都洛阳,实行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设立三长制,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文化和风俗习惯上全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历史上哪次改革?(2分)这次改革的作用是什么?(3分)
(2)材料二出自历史上哪次改革?(2分)进行改革的是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什么政权?(4分)这次改革有何影响?(3分)
(3)两次改革有何相同点?请任意写出一点。(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四川汶川大地震对岷江流域影响巨大。位于岷江中游的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灵渠C.白渠D.大运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