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1)这是谁的言论?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1)这是谁的言论?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这是谁的言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三句话分别体现了他的什么教育主张或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的教育思想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孔子。
(2)“温故而知新”;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因材施教”。
(3)孔子教育我们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温习,不断总结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才能学有所成。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
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1)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指出材料一中“他”的历史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试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治国问题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孔子根据鲁国的历史编写了《春秋》后就以春秋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春秋开始于[     ]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476年
C.公元前771年
D.公元前770年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现在我国有许多私立学校办的红红火火,我国开创私人办学先河的是[     ]
A.黄帝
B.老子
C.孟子
D.孔子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是中华文化旅游年,孔子塑像在天安门广场落成,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孔子的教育成就主要有
①温故而知新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③有教无类④因材施教[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春秋时产生,后来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是[     ]
A.老子的学说
B.孔子的学说
C.墨子的学说
D.韩非的学说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