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阳隆中,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袁绍B.诸葛亮C.孙权D.曹操

“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阳隆中,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袁绍B.诸葛亮C.孙权D.曹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阳隆中,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袁绍B.诸葛亮
C.孙权D.曹操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据相关文史记载,刘备”三顾茅庐“发生地在汉末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交界地带)。因此选B.
举一反三
下列政权定都洛阳的有 (      )
①魏  ②吴    ③西晋   
④东晋 ⑤南朝 ⑥北魏           
A.①③⑥B.③④⑤
C.②③⑥D.①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公元前202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打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材料二:公元208年,曹操帅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决战,孙权的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性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
材料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的是哪两次战役?(2分)这两次战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2分)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现象?(2分)
(2)材料三中的这首诗抒发了曹操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2分)他的抱负实现了吗?(1分)
(3)曹操在两次战役中的结局如何?(1分)
(4)材料二反映的战争之后形成了什么局面?(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上面词句出自哪部作品?作者是谁?
(2)词中“周郎”是谁?“三国周郎赤壁”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上述词句体现了作品怎样的风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①魏国—220年—曹操—洛阳  ②魏国—220年—曹丕—洛阳
③蜀国—221年—刘备—成都  ④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
⑤吴国—222年—孙策—南京  ⑥吴国—222年—孙权—建业
A.①③⑤B.②③⑤
C.②③⑥D.②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官渡之战后,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是( )
A.曹操B.袁绍C.孙权D.刘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