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贞观四年,有司(有关部门)以林邑(唐朝藩国国名)表疏不顺(向唐朝上疏时言语有冒犯)而请发兵讨击。太宗曰:“兵者(指战争),……不得已而用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贞观四年,有司(有关部门)以林邑(唐朝藩国国名)表疏不顺(向唐朝上疏时言语有冒犯)而请发兵讨击。太宗曰:“兵者(指战争),……不得已而用之

题型:重庆市期中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四年,有司(有关部门)以林邑(唐朝藩国国名)表疏不顺(向唐朝上疏时言语有冒犯)而请发兵讨击。太宗曰:“兵者(指战争),……不得已而用之……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来有不亡者。……且(讨伐林邑)经历(沿途经历)山险,士卒瘁(过度劳累)劳,若我士卒疾役,虽克剪(消灭或战胜)此蛮(对林邑蛮的蔑称),亦有何补(补,泛指益处)?言语之间,何足介意。”竞不讨之。——《贞观政要》
材料二:《贞观政要》载“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今省徭赋,不夺其时”。《旧唐书》载“(唐朝规定:)凡丁,役二旬(每年服役20天),若不役,由收其庸(“庸”指纳绢或布代役)),每日三尺”。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不讨伐林邑的两点理由。
                                                                                           
(2)请用材料一、二内容说明贞观年间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民生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总结唐朝人口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人口发展呈现此种趋势的原因。
                                                                                                    
(4)以史为鉴,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对今天我国实现富强之路有何借鉴?
                                                                                                       
答案
(1)理由:非万不得已不要发动战争,穷兵黩武易亡国;以士兵伤亡为代价即使赢得战争,也得不偿失;言语之间的冒犯,不必动武。
(2)不与周边交恶(或睦邻友好);不轻易发动战争;不大兴土木;轻徭薄赋;允许农民交纳实物代替劳役;不夺农时(或保证农民生产劳动的时间);
(3)649——741年呈现增长趋势,之后下降。原因:盛世局面使得社会安定、国力强盛、政治清明、社会繁荣。或者答:统治者治国措施。
(4)言之成理即可
举一反三
唐太宗多次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下者有道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这表明唐太宗  [     ]
A.认识到君民是互为因果关系的
B.认真总结了前代灭亡的教训
C.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D.看到了人民的伟大力量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记载,唐太宗时曾经有人请修复长城,唐太宗一笑置之,曰:“安民劳事”对这一史实理解正确的是  [     ]
A.唐初国力强盛,有能力用武力击败少数民族的进攻
B.唐初北方无边患,长城已失去防御作用
C.唐太宗重视经济发展,不愿浪费人力物力
D.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边境少数民族归附中央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遵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基本做到广开言路的皇帝是

[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上述名言均出自

[     ]

A.隋文帝
B.唐高祖
C.唐太宗
D.唐玄宗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唐太宗允许农民交纳一定的实物来替代劳役,这里的实物是指

[     ]

A.谷物类粮食
B.小麦或大米
C.丝绢或麻布
D.茶叶或丝绸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