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近邻,中日关系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双边关系。请回答:(1)公元七世纪日本“仿效”中国进行改革,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何影响?请写出这次改革在经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近邻,中日关系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双边关系。请回答:(1)公元七世纪日本“仿效”中国进行改革,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何影响?请写出这次改革在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近邻,中日关系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双边关系。请回答:
(1)公元七世纪日本“仿效”中国进行改革,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何影响?请写出这次改革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2分)
(2)在明代被我国沿海军民剿灭的日本侵略势力是什么?近代日本又发动了哪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3分)
(3)在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期间中日矛盾冲突如何?(2分)
(4)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两个日期确立的历史依据是什么?(2分)
答案
(1)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1分),经济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1分)。
(2)倭寇(1分);甲午(中日)战争(1分);20世纪30年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分,注答抗日战争或某一事变不给分)
(3)巴黎和会上日本要获取原德国在山东一切特权,中国代表拒绝签字;(1分)华盛顿会议上美英出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动机,支持中国的部分诉求等。(1分)
(4)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1分)1937年12月日本攻陷中国首都南京,进行血腥大屠杀,屠杀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1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史实,由题干中“公元七世纪日本“仿效”中国进行改革”可推断出是日本在公元七世纪的大化改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日本的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在经济方面的措施主要是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第(2)问,主要考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第一小问由“明代被我国沿海军民剿灭”可知是明朝时期,倭寇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明朝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取得了抗倭的重大胜利,后来他又率军开赴福建、广州抗倭,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有甲午中日战争,以及20世纪30年代日本全面侵华。
第(3)问,主要考查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的不平等待遇,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日本要求获得原本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遭到中国代表团的拒绝,而华盛顿会议上美英出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动机,支持中国的部分诉求等。
第(4)问,主要考查日本的南京大屠杀与中国的抗日战争的胜利,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7年12月日本攻陷中国首都南京,进行血腥大屠杀,屠杀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举一反三
沙特阿拉伯的国旗上写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该国信仰的宗教是(  )     
A.基督教B.佛教
C.道教D.伊斯兰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创新的国家,日本仿效中国隋唐进行的改革是
A.查理马特改革B.1861年改革
C.明治维新D.大化改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阿拉伯人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七世纪,在阿拉伯国家建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杰出历史人物是 
A.查理·马特B.穆罕默德
C.中臣镰足D.哈格里夫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7世纪中期的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次改革主要学习,仿效
A.中国秦朝的制度B.中国汉朝的制度
C.中国唐朝的制度D.西欧的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来出现了一些不和谐之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聩之言]
材料一、“中日是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 
———周恩来    
(1)列举中日两千年来“友好 ”的史实一个。(1分) 
[正义之声]
材料二、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2012年9月)11日在宁夏银川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我们将坚决维护对钓鱼岛的主权……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
(2)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坚决维护钓鱼岛主权的依据有哪些?(2分)
[恬耻之音]
材料三、2013年4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扬“侵略”性质尚未定论,并称参拜靖国神社“理所应当”。安倍的言行,引起相关国家强烈反对。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纷纷强烈抨击和严厉谴责。
(3)请用相关史实论证安倍的“侵略性质尚未定论”的恬耻之音。(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