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实仰东南财富”;“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A.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朝廷……实仰东南财富”;“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
[ ] |
A.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
答案
C |
举一反三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下面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东汉末年,为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
[ ]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隋朝时期开通的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公里,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
[ ]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出现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 ]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描述中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①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②西汉时(江南)地广人稀,人们……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 ③“苏湖熟,天下足” ④“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
[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材料一: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描述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
——《宋书》 |
(1)《汉书》和《宋书》中所记载的汉朝和南朝时江南的经济情况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意思是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
——宋朝谚语 |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
——《宋史》 |
(2)“苏湖熟,天下足”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何时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朝和宋朝江南经济开发的相同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四: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三角的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
——东营城乡网 |
(4)江南经济的开发对我们今天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有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和完成南移分别是在 |
[ ] |
A.秦汉时期、隋唐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 C.秦汉时期、两宋时期 D.唐朝中后期、南宋时期 |
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 ] |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