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回答12—16题:小题1:“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这种观

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回答12—16题:小题1:“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这种观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回答12—16题:
小题1:“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这种观点  (  )
①认为事物的存在取决于我们的感觉 
②没有正确看待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③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 
④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小题2: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  )
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②画饼充饥 
③实事求是 
④削足适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小题3: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可祷也”。这是  (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小题4: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一事例说明了富人的看法是  (  )
①唯物主义的态度   
②唯心主义的态度   
③客观的看待事物   
④以主观想象替代客观事实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小题5:甲说:“我在故我思。”乙则说:“我思故我在。”从甲乙两人的观点可以看出
①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甲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 
③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④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  )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小题1:A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D
解析

举一反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回答42-43题:
小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
小题2: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一事例说明了富人的看法是  (  )
①唯物主义的态度    ②唯心主义的态度
③客观的看待事物    ④以主观想象替代客观事实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对哲学含义的不同回答B.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不同回答
C.对物质能否被认识的不同回答D.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不同回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
①理生万物,理生动静,理在事先 ②存在就是被感知 ③ 心想事成
④我思故我在 ⑤ 我在故我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直以来,中国传统的用人哲学都认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栋梁,有德无才的人也可使用,有才无德的人坚决不可使用,至于二者皆无之辈,当然是"垃圾"了。下列名言与上述论述一致的是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③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④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