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固,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涛如山,视诸夷域,回隔于烟霞飘渺之间。而我之云帆高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固,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涛如山,视诸夷域,回隔于烟霞飘渺之间。而我之云帆高

题型:北京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固,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涛如山,视诸夷域,回隔于烟霞飘渺之间。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仁狂澜,若履通衢(注:履,行走;通衢,宽广大道。)者……”
材料二:当时的航海技术水平是“惟观日月升坠,以辨东西。星斗高低,度量远近。皆斫木为盘,书刻干支之字,浮针于水,指向行舟”。
材料三:按照明政府的旨意,郑和船队进行贸易坚持“厚往薄来”的原则,即高价收购外来番货,而低价出售中国的货物。
请你回答:
(1)材料一中所言的“涉沧溟十万余里”,请问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何方?“迄今七次”先后经历了多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皆斫木为盘,书刻干支之字,浮针于水,指向行舟”,表明郑和船队已经使用哪种航海仪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郑和船队能够“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仁狂澜,若履通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三后,就明政府的“厚往薄来”贸易原则及郑和船队壮举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日趋明显,你觉得材料中反映的几百年前的这件事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28年。
(2)罗盘针;“略”。
(3)积极意义:为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和东非各国人民的友好来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郑和下西洋,遍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但是我国古代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就是在当时世界航海史上,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消极意义:郑和下西洋,并没有为国内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没有刺激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没有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倒是强化了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基础。
(4)“略”。
举一反三
“他的第一次远航,比哥伦布首航早八十七年,比达伽马开辟东方新航路早九十三年,比麦哲伦从美洲航行到菲律宾早一百一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的[     ]
A.鉴真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上图人物在1405——1433年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_。
题型:黑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永恒不变的追求。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在哪个朝代确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隋朝结束分裂完成了统一,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哪一项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朝时民族关系融洽,与哪个少数民族“和同为一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朝又一次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实行了什么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朝前期,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谁七下西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小明——和平使者,扬威异域;小刚——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小强——友好往来,促进交流;小华——殖民先驱,海盗鼻祖。其中正确的是[     ]
A.小强和小华
B.小华和小明
C.小明和小强
D.小明和小刚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市民做不到的[     ]
A.吃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
B.背诵白居易的《新乐府》
C.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D.跟随郑和船队一起到西洋游历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