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又相继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使帝国主义亡华野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又相继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使帝国主义亡华野心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又相继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使帝国主义亡华野心始终不能得逞。
材料二: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国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并肩抗战。经过全民族八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写出抗击日军侵略的清军将领和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民间组织。(4分)
(2)结合材料二写出抗战中两例著名战役及抗战胜利的标志。(6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史实,谈谈你的认识。(3分)
答案
(1)邓世昌等    义和团
(2)战役:平型关大捷(或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答出两个即可)标志: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3)中华民族(或中国人民)具有敢于抗击侵略的英雄气概或斗争精神;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使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彻底胜利;要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等。(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给分;其他答案观点正确,符合题意也可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抗争。抗击日军侵略的清军将领有邓世昌等。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民间组织是义和团。抗战中两例著名战役有:平型关大捷(或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抗战胜利的标志: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认识:中华民族(或中国人民)具有敢于抗击侵略的英雄气概或斗争精神;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使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彻底胜利;要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等。
举一反三
如图,认真看图,然后回答问题:(18分)

(1)图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2分)这次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说出2点原因,2分)
(2)图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2分)这次战争中国战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说出3点原因,3分)
(3)对比上述图片,你有哪些感想? (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创造神话”。在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摘自《作坊里的日本》                                
回答:(1)日本的“第一位老师”是谁?日本在古代史上向他第一位老师学习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说出这次改革的名称和意义。(3分)
(2)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老师又是谁?明治维新中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措施是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3)“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是指什么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是指什么条约?(2分)
(4)日本的不断进步乃至超越,你认为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有哪些?(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2分)

A.《马关条约》签订的地点:马关
B.《马关条约》规定割让的领土:辽东半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马关条约》的规定,当时我省被迫对日开放的一处商埠是
A.南通B.无锡C.常州D.苏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闻透视】
解读新闻,透析时事,关注现实。
新闻之一:如图,4月10日,12艘中国渔船在中国黄岩岛泻湖内正常作业时,被一艘菲律宾军舰干扰,菲军舰一度企图抓扣被其堵在泻湖内的中国渔民,遭到赶来的中国两艘海监 船的阻止。随后,中国渔政310船赶往事发地黄岩岛海域维权,菲方亦派多艘舰船增援,双方持续对峙至今。                     

新闻之二:如图,据日本防卫省声称,5月8日上午6时左右,日本海上自卫队P-3C巡逻机在冲绳本岛西南650公里海域,发现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东南航向行驶穿越冲绳岛链。编队中包括一艘两栖舰、两艘驱逐舰和两艘护卫舰,均为新型战舰。图为日本P-3C拍下的中国舰艇编队,以“昆仑山”号领队。

新闻之三:如图,4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中南海向梁振英颁发任命梁振英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的国务院令。

新闻之四:如图,被誉为大陆“80后”代表作家韩寒首度访台,3日下午随一个大陆访问团至马办拜会马英九;首次见到韩寒,马英九连呼“久仰”,韩寒笑得有些不好意思,气氛热络融洽。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1)中菲南海问题吵得沸沸扬扬。其实早在十五世纪上半叶,郑和就七下西洋,途径南海,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那么,郑和下西洋对南洋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1分)
(2)应该说中日两国有很深的渊源,曾几何时,中国是日本的老师;时过境迁,原来的学生打败了老师。而今,和平崛起的中国,冲出近海,走向远洋。
列举历史事实,说明中国是日本的老师;学生打败老师,指的是十九世纪末期的哪一场战争。中国海军编队能过走向远洋,来源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强大,说出中国在上个世纪研制两弹一星的意义。(3分)
(3)香港历经沧桑,1997年香港回归,香港回归是哪一个设想的具体运用。(1分)
(4)中国统一,台湾回归是几代人的梦想。哪一次战役之后,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1分)
(5)在韩寒的博客里可以看到两篇文章《要自由》《说民主》,其实在新文化运动中,就有相近的内容,请写出来。(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