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成真”,是每个人的追求。历史人物的探寻,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宝贵财富。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10分)(1)梦想要成真,首先梦想须顺应时

“梦想成真”,是每个人的追求。历史人物的探寻,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宝贵财富。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10分)(1)梦想要成真,首先梦想须顺应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梦想成真”,是每个人的追求。历史人物的探寻,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宝贵财富。
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10分)
(1)梦想要成真,首先梦想须顺应时代潮流。
李鸿章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广。”
这里的“文武制度”指什么?为“自强”,李鸿章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写出这种探索失败的标志。(3分)
(2)梦想要成真,还须高瞻远瞩的智慧。
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这里,孙中山的最终“梦想”是什么?为此,他在1912年和1924年,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政治探索”。(3分)
(3)梦想要成真,更须坚韧不拔的毅力。
***曾说:“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请写出***使红军长征转危为安的一个事例。此外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以***为首的共产党人在1945年进行了什么努力?(2分)
(4)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同学们觉得在当前阶段应该怎样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2分)
答案
(1)封建制度;(1分)洋务运动;(1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或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分)
(2)为中国谋幸福;(1分)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分)国共合作(或筹建黄埔军校)。(1分)
(3)事例:①在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提出红军不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②遵义会议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遵义会议后,***领导红军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答任意一点即可。1分)努力:***等人赴重庆谈判,与国民党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1分)
(4)从学习,高尚道德品质培养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均可得分(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李鸿章曾认为的“中国文武制度”是指中国的封建制度。为“自强”,李鸿章进行的实践探索是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2)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的历史功绩。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的最终“梦想”是为中国谋幸福。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24年1月,在孙中山倡议下,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
(3)本题考查的是有关长征中的史实和重庆谈判。***使红军长征转危为安的一个事例有:在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提出红军不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遵义会议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领导红军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以***为首的共产党人在1945年进行的努力是***等人赴重庆谈判,与国民党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4)本题考查的是青少年如何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以从学习,高尚道德品质培养等方面作答。如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培养创新能力等等。
举一反三
19世纪60年代的一位北京青年,要提高外语能力,以便为国尽一己之力。他应该进入
下列那一机构学习
A.总理衙门B.福州船政局
C.京师同文馆D.京师大学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你见过老照片吗?那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承载着历史遗迹,记录着历史,能给人带来无限的回忆和遐想。下图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在轮船招商总局门前的合影,它拍摄的时期是
A.新文化运动B.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 谭嗣同慷慨赴死图   

材料三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派别的活动?(1分)他们的探索活动有何积极作用?(2分)
(2)材料二中,谭嗣同在就义前大声说:“有心***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你认为出现“无力回天”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3)材料三是孙中山手书的中国同盟会纲领,后来在《民报》发刊词中他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                       ”,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分)简要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2分)
(4)请简要评价材料四所述的这场运动产生的作用。(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体现其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轮船招商局
C.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D.设立京师大学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顽固派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