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辛亥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对照西方国家的历史,认真研究,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几千年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因此,救亡之道要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文化而代

材料一:辛亥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对照西方国家的历史,认真研究,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几千年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因此,救亡之道要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文化而代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辛亥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对照西方国家的历史,认真研究,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几千年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因此,救亡之道要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文化而代之以西方的文明。
小题1: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此事件前后两个阶段在宣传内容上有何变化?(4分)
小题2:陈独秀认为“救亡之道要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文化而代之以西方的文明”,你怎么看待这场运动?(3分)
材料二:继5月4日的学生游行之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中国的各种社会力量都行动起来汇聚成自1840年以来涉及范围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爱国运动,……
---《复兴之路》解说词
小题3:材料反映的运动“中国的各种社会力量”都参与其中,结合所学分析哪一社会力量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3分)由此将中国历史带入了一个新时期,新时期是指哪一时期?(3分)
答案
小题1:事件:新文化运动(3分)变化:前期传播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答出变化得4分,只答出一个阶段得2分)
小题2:是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任一角度都可以,3分)
小题3:社会力量:工人阶级(无产阶级)(3分) 新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题意“陈独秀对照西方国家的历史……打倒中国的封建文化而代之以西方的文明”是指他们发起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即围绕着“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前期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则由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题。
小题2:根据题意可知,本小题要解答的是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影响。其性质它是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主要,影响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看,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这是积极的,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是消极的。
小题3:本小题要注意时间范围是“五四运动”之后,即新民族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变化,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革命的先锋队。
点评:19世纪60年代起,在内忧外患的打击下,洋务派兴办洋务运动,创办军用、民用企业,新式海军,培养新式人才,在器物层面(阶段)学习西方,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由于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未能使中国富强。资产阶级吸取其教训,19世纪90年代,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将探索上升到制度层面(阶段),先后领导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要求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但先后以失败而告终。辛亥革命带来的巨大希望和民国初年的黑暗形成巨大反差,推动资产阶级激进派将探索上升到文化层面(阶段),1915年开始,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冲击了传统儒学,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基础,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潮流。
举一反三
近代化是中国百余年历史发展呈现的一条主线。王刚同学整理了下列体现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几幅图片,按近代化的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②③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74年,日本人将“Se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共筑中国梦】(7分)
(一)近代中国——百年坎坷寻梦
材料: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面对苦难的中国,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实业救国”、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接着,又请来德、赛两位先生,挥动科学、民主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请回答:
(1)“面对苦难的中国,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进行了近代化的探索,先贤们为“师夷长技”发起了什么运动?(1分)
(2)提出了“实业救国”口号的状元实业家是谁?(1分)
(3)“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指什么?(1分)
(4)材料中提到的“请来德、赛两位先生,挥动科学、民主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是指哪一历史事件?(1分)
(二)现代中国——梦想照进现实
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梦,中华民族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征途。此后,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开始了工业化的起步,标志着新中国工业化起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6)自中国实现独立梦之后,我们接连实现了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诺贝尔奖梦等,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下列救亡图存活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活动(   )
A.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革命D.使中国走上了自由民主独立富强的道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开始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了新变化,资产阶级革命推出了英国、法国、美国等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开始了近代化进程。20世纪的中国,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材料二:“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白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整个社会却依然笼罩在传统文化氛围中。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欧美国家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新变化具体指什么事件?(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为何清王朝在鸦片战争后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觉悟了的少数人是怎样学习西洋的?(2分)
(3)材料三中“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冲破传统文化的束缚而掀起的运动是什么?(2分)
(4)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贫穷、落后的国情,党和政府采取怎样的经济措施推动我们工业化的起步?(1分)
(5)你从中国艰难、曲折的近代化历程中得到什么认识?(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