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中国进入19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压迫下,逐渐病入膏肓。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不少仁人志士寻找济世良方,展开一场场“救治行动”。【救治之路

(12分)中国进入19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压迫下,逐渐病入膏肓。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不少仁人志士寻找济世良方,展开一场场“救治行动”。【救治之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中国进入19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压迫下,逐渐病入膏肓。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不少仁人志士寻找济世良方,展开一场场“救治行动”。
【救治之路】
(1)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说它们各指什么运动。(6分)
①自我疗伤:                                              
②温药慢治:                                              
③猛药重治:                                              
【再次问诊】
(2)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是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针对这一发现,“名医”开出了什么良方?(2分)
【聚焦名医】

(3)以下是对中国展开救治行动的各位“名医”,你最敬佩的是哪一位?(1分)请说出他最主要的贡献(2分)
【大道行思】
(4)尽管“名医”们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但这些药方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一点。(1分)
答案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6分)
(2)新文化运动。(2分)
(3)提示: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康有为领导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陈独秀领导新文化运动,是空前的思想大解放。(3分)
(4)都主张向西方学习;都探索救亡图存道路;都追求独立富强等等言之有理均可。(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近代史上的“自我疗伤”是指洋务运动;“温药慢治”是指戊戌变法;“猛药重治”是指辛亥革命。
(2)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是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针对这一发现,“名医”开出了的良方是新文化运动。
(3)以下是对中国展开救治行动的各位“名医”,如最敬佩的是李鸿章,他的主要贡献: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康有为领导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陈独秀领导新文化运动,是空前的思想大解放。)
(4)尽管“名医”们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但这些药方有着共同之处,其中的一点是都主张向西方学习;都探索救亡图存道路;都追求独立富强等等。
点评:关于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学生要知道,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戊戌变法的指导思想是“变法图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民主、科学”。洋务运动是学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学制度,新文化运动是学思想,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过程。学生还要认识到,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举一反三
“强国先强民,强民先强魂”。伴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强烈的冲击,近代中国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潮流,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源阐述《海国图志》的创作目的为:“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1)材料一反映出魏源的什么思想? 这种思想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哪一运动?该运动中我国近代海军起步,试举一例说明(3分)
(2)材料二反映出哪一运动的什么主张?(3分)
(3)20世纪初,在中国还有什么事件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试举一例加以说明。(2分)
(4)中国近代仁人志士们寻找的济世良方有共同之处,请说出一个共同点。(1分)
(5)举出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而发起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一例。(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有关“中国近代化探索”方面的材料(22分)
材料一: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材料三:见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李鸿章参与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作用?(10分)
(2)材料二中的“三民主义”是哪一次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材料三中这份刊物的诞生标志着什么运动的兴起? (4分)
(3)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列举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标准性历史事件(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按照示例,完成结构图中所缺内容。(其中A处填写知识结构的主题)(6分)


(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这首诗歌是颂扬哪位清军将领的?(2分)
(3)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他们开展了哪些活动?(每个活动1分,共4分)
(4)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只要答对一点即可得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摘自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一部分中国人是怎么办的?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2)因“制度上感觉不足”,中国发生了哪两件历史事件?(2分)
(3)因为“从文化上感觉不足”,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3分)
(4)从以上材料和(1)(2)(3)所列的问题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人杰地灵、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出海口;康梁和孙中山也从这里出发,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新气象,下列内容准确的是(   )
A.康有为在广东广州领导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
B.1980年,中国开放广东的深圳为通商口岸
C.孙中山在此地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兴中会
D.1924年,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在广州建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