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学以致用,探究问题。材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

(6分)学以致用,探究问题。材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6分)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 :文学来源于生活。 鲁迅小说《阿Q正传》里描述了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可怜可悲的中国最底层的百姓形象,他想投靠革命,把自己的辫子绕起来用一根筷子别在头顶,最后却落得被处死的悲惨下场。
(1)根据材料一,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1分)试用所学史实来说明你的观点。(1分)
(2)根据材料二,鲁迅眼里的辛亥革命成效如何?(1分)
(3)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评价辛亥革命?(2分)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事件?(1分)
答案
(1)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的皇帝梦最终破灭。
(2)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现状,或辛亥革命没有能够给中国百姓带来福音等。
(3)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历史的进步;但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中国百姓依旧在水深火热中挣扎。评价历史事件要多方寻找资料,力求全面,不能武断下结论,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可知当时宣传革命主张和接受主张的人越来越多,体现出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短暂的张勋复辟,都说明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依据材料“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可怜可悲的中国最底层的百姓形象,他想投靠革命,把自己的辫子绕起来用一根筷子别在头顶,最后却落得被处死的悲惨下场”可知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现状,或辛亥革命没有能够给中国百姓带来福音
(3)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历史的进步;但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中国百姓依旧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结合所学评价历史事物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举一反三
在某校的文史整合课堂上,同学们观看了反映辛亥革命的电影《阿Q正传》,以下是同学们进行的评论,其中不妥的是辛亥革命
A.推翻了封建帝制,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改变了社会习俗,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
D.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封建的任务任重道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   )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B.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
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D.是第一次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起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
——摘自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旧体制“已拆卸”是指什么?(2分)根据材料一新旧体制之间不能衔接导致中国当时出现什么社会现象?(2分)
材料二:“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面的重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业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法》……”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
(2)根据材料二,北洋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何影响?(2分)
材料三:“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仆后继,民草击钟,经卵投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
——吴佩孚
(3)吴佩孚的通电针对的是当时的什么事件?(1分)这一事件的性质是怎样的?(2分)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何地位?(2分)
材料四:1919~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当时的思想发展状况。(2分)这种状况的出现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联系。(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上述变化出现的关键因素是
A.戊戌变法的要求B.新文化运动的倡导
C.民国政府的提倡D.新中国的成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是“中华民国十年”铸造的壹圆钱币,请你判断这一钱币的铸造年代,相当于公元的哪一年
A.1912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3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