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哪些语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 年元旦中国各报刊上[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哪些语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 年元旦中国各报刊上[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哪些语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 年元旦中国各报刊上[     ]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
B.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三权分立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答案
B
举一反三
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画外音”,如果要你为下列材料把脉,你看哪一项不适合[     ]
A.它是中国历史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B.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C.它特别规定总统制与三权分立体制
D.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从《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其不能说明[     ]
A.前者阻碍了后者
B.前者推动了后者
C.反映了民主的下移
D.都具有进步性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从法律层面对人民权利和自由实行保护的是[     ]
A.《资政新篇》
B.1954 年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共同纲领》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民国初年的国歌唱道:“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对此歌词的正确解读是   [     ]
A.“开化早”是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
B.“揖美追欧”主要指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C.“飘扬五色旗”反映了当时倡导国内民族平等
D.“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了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性质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