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 ),便不得不反对旧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 ),便不得不反对旧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 ),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l)材料所反映的陈独秀先生宣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是哪一运动的核心思想?
(2)这场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在语言文字方面力倡白话文,开展了文学革命,并影响至今。请举出这一时期的一例代表作品。提倡白话文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3)这一运动兴起后,哪些史实彰显了“德先生和赛先生”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
(1)民主与科学(l分,回答完整,方可给分);新文化达动(l分)
(2)《狂人日记》、《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等。(1分,符合题意,史实正确,写出一点即可给分)影响:开启民智、文化平民化、传播新思想等。(1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3)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五四运动爆发、科学救国思想的发展等(2分,符合题意,史实正确,写出两点即可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基础知识,难度低。
(l)材料“要拥护那德先生...要拥护那赛先生”可概括出所反映的陈独秀先生宣传的核心思想是民主与科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新文化达动。
(2)这一时期的一例代表作品可根据教材的说明,有《狂人日记》、《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等。提倡白话文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开启民智、文化平民化、传播新思想等。
(3)根据教材的知识说明,这一运动兴起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五四运动爆发、科学救国思想的发展,彰显了“德先生和赛先生”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
举一反三
思想解放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4世纪由意大利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是什么?它提倡以人为中心,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阐述了怎样的学说观点?这一学说观点对一些国家的政治制度产生了影响。请你列举一个国家说明。(2分)
(3)中国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对当时社会起了怎样的积极作用?请你列举两位代表人物。(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民族精神——文化建设的精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相反,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运动、军阀割据,以及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加剧。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和人民。
——《中国的奋斗(第6版)》(徐中约著)
(1)为了“革新国家”,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1分)在这场运动中,他们高举哪两面大旗来“唤醒国家和人民”?(2分)
材料二
   
(2)材料中共产党的通电和蒋介石的讲话出现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之下?(1分)从这些话语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1分)
材料三 深圳在建设特区的过程中,连续创造几个“全国第一”,闯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深圳特区最早“出租土地”;最早“预售商品房”;第一个推出工程“招标投标”方案;最早建立“劳务市场”、“原材料市场”,还有人们早已陌生或知之甚少的“金融市场”、“期货市场”、“信息市场”、“人才市场”,等等。
(3)深圳创造“全国第一”靠的是什么精神?(1分)据所学知识,说说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2分)
(4)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你认为当今我国社会最需要弘扬什么精神7(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6年的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说的理由是指袁世凯(     )
A.篡夺革命果实B.建立新式陆军C.出卖了维新派D.公然复辟帝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
A.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B.1918年《狂人日记》的发表
C.1918年《每周评论》的创办D.1917年《文学改良刍议》的发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1)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
“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
请回答: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简述“百日维新”在教育方面的措施。(3分)
(2)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说: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请回答:“此事”指什么?与此同时,哪一出版机构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为近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2分)
(3)《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1920年)》规定:
“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
请回答:在新文化运动中,谁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对此,陈独秀提出什么主张?结合“法令”内容,指出这些主纺对近代教育的作用。(3分)
(4)综合上述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历程,你能得出哪些认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