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阅读下列材料: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伊朗古城苏萨遗址发现一根黑色的玄武岩石柱。石柱上端是浮雕,下端刻满法典条文。法典分序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正文部

(8分)阅读下列材料: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伊朗古城苏萨遗址发现一根黑色的玄武岩石柱。石柱上端是浮雕,下端刻满法典条文。法典分序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正文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8分)阅读下列材料:
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伊朗古城苏萨遗址发现一根黑色的玄武岩石柱。石柱上端是浮雕,下端刻满法典条文。法典分序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正文部分共282条,其中有35条已经磨损,但根据在苏萨及其他地方发现的泥板文书上的法典抄本片段,大部分得以补上。石柱现存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图片为石柱上部的浮雕。)

请回答:
(1)浮雕中站立的人物是法典的颁布者,法典因此得名。根据已有知判断,这个人物是谁?他的身份是什么?(4分)
(2)石柱和其他泥板文书上使用的应为何种文字?
(3)这部法典在历史上的地位(影响)如何?
答案
(1)汉谟拉比,古巴比伦国王。(4分)
(2)楔形文字。(2分)
(3)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结合材料中的文字提示“黑色石柱”、“法典”等,可知材料和图片展示的是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后,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他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法典条文共282条,刻在一根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共3500行,是汉谟拉比为了向神明显示自己的功绩而纂集的。
第(2)问结合材料一中确定出的汉谟拉比法典,知道这是两河流域古代文明的象征。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此文字后来传到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材料中提到的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这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
第(3)问考查了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影响。汉谟拉比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保护私产、租佃、债务、高利贷和婚姻家庭等,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
举一反三
参观法国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块黑色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石柱上部的浮雕表达的政治观念是
A.王权神授B.民主共和C.主权在民D.天赋人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观察图,它是哪条大河流域的古代劳动者创造的杰出文明成果(   )
A.黄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两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在麦地那建立国家          ②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③确定麦加为伊斯兰教圣地    ④创立伊斯兰教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④①③②D.④③①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是初三6班的同学小红所做的历史笔记,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典
B.马拉松运动与亚历山大东征有关
C.基督教的创始人是释迦摩尼
D.纸草是古埃及象形文字特有的书写材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判断:
据记载,公元630年~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留学僧。
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重用从唐朝归来的留学生玄理、留学僧僧旻(mín)、灵云、惠云等人,仿照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经过大化改新之后,日本确立了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为蓝本的中央官制和国、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系,以均田制为蓝本的“班田收授法”,以“府兵制”为蓝本的“防人制”军事体制和以唐律为蓝本的律令体系,形成了以天皇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大国崛起》
以下结论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的括号内划“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的括号内划“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的括号内划“C”。
阅读判断
(1)大化改新前,日本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到中国。                   (    )
(2)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的建筑、雕塑等技术。                 (    )
(3)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    )
(4)日本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体系。     (    )
(5)中国的先进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