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军一夜之间占领了沈阳城,在沈阳残害中国人民。”材料二“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材料三“平津危急!华北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军一夜之间占领了沈阳城,在沈阳残害中国人民。”材料二“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材料三“平津危急!华北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军一夜之间占领了沈阳城,在沈阳残害中国人民。”
材料二“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三“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指什么事件?日本为什么发动这一事变?日本军队此后在东北还有什么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这一事件材料二反映了谁的什么政策?其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出的?反映了哪个党派怎样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民族实行抗战”开始于何时?以什么事件为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九一八事变。为摆脱经济危机,加紧侵略中国。后来义扶植溥仪挂上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2)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不到半年全部沦入敌手。
(3)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反映出共产党坚决抗战,要把日寇驱逐出中国。
(4)1937年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1931年9月)
材料二:我们应当确认革命军当前责任,第一个乃是剿匪来安内,第二个才是抗日来攘外。要晓得剿匪工作实是抗日的前提,抗日就要剿匪,能剿匪一定能抗日。(1932年9月)
材料三:政府对于卢沟桥事件,已确立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的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1937年7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判断蒋介石的电文各反映了什么样的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和材料三提出的背景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可以看出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日本关东军挑起“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     ]
A.柳条湖事件
B.皇姑屯事件
C.东北易帜
D.马神甫事件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伪满洲国的首都是[     ]
A.沈阳
B.长春
C.哈尔滨
D.上海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伪满洲国的建立是在[     ]
A.1931年
B.1932年
C.1938年
D.1930年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东北抗日联军的***是
①杨靖宇②周保中③李兆麟④马占山[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