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建国后我党对农村政策进行了调整。下面是某历史网站就我国不同

(7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建国后我党对农村政策进行了调整。下面是某历史网站就我国不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7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建国后我党对农村政策进行了调整。下面是某历史网站就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农业政策的图片展,从图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与图一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对农民有何意义?(2分)
(2)党和国家从1953年开始对农业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分析图二信息,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哪一年?通过何种方式完成的?(2分)
(3)图三中,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据当时报道,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你认为这种做法正确吗?请简单说明理由。(2分)
(4)由图四看出,党和政府的“三农”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1分)
答案

(1)土地改革;意义: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不正确;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答出任意一点,符合题意亦可)
(4)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的三大改造,,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1958年,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所以人民公社制度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中共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党,所以党和政府的“三农”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举一反三
(7分)2004—2014年我国连续十一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说明上图所示历史事件的意义。(2分)
⑵1956年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其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什么形式?(1分)
⑶1958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出现了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哪两场运动?(2分)
⑷出现上图所示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发展农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把小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25页
材料三 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表
1980年粮食产量
1981年粮食产量
1982年粮食产量
5.02亿千克
6.07亿千克
7.15亿千克
材料四 确实,“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党和政府多年关注的问题。我们说把“三农”问题要摆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是一般的表态,而是实际行动。这些年,我们为农民做了一些事情,比如……
——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项运动?(1分)该运动有什么重大意义?(1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曾有过哪些重大失误?(2分)
(3)材料三中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实行了什么改革?(1分)
(4)材料四充分体现了政府意识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请就“三农”问题提出一条建议。(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i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教材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实行什么制度?(2分)
材料二:

(2)图①取得“凤阳四年跨了四大步”成就的是什么主要原因?指出图②代表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的字母。简述图③与图①、图②的关系。(6分)
材料三: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共十八大报告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的是什么治国之路?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在国家发展道路探索上是什么态度?(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土地改革的开展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了四次调整农业的措施,它们的先后顺序是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三大改造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①③②④D.③④②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