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本题共10分)(1)建国后,我国是怎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6分)(2)找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乡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和对外开放中具有影

问答题(本题共10分)(1)建国后,我国是怎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6分)(2)找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乡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和对外开放中具有影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问答题(本题共10分)
(1)建国后,我国是怎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6分)
(2)找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乡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和对外开放中具有影响的四项成就。(4分)
答案
(1)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好转。 “一五”计划的执行及其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规定我国的性质。1953年-——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
(2)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③建立经济特区 ;④建立对外开放城市。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要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时期所指的历史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指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阶段;1949年——1956是过渡时期;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阶段就是过渡时期,我国政府做了哪些努力和探索,即三年的恢复经济、一五计划的实施,三大改造等等;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改革即对内改革改革,农村方面的改革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城市改革是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开放是指对外开放,如:建立经济特区 、开放沿海城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在探索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有成功,也有过失误有过挫折,通过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才能不断的推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
举一反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发人深省的往事】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什么?(2分)
【回味无穷的话语】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出一条血路来。”                 ——《***文选》
(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做出的?(1分)此次会议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
(3)在农村改革中,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1分)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分)
(4)请列举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4分),并说说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2分)
【鼓舞人心的数据】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5)以上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1分)从这一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有企业改革首先从什么开始?
A.改革经营模式B.扩大企业自主权
C.推动企业改组联合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共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阅读下列胡锦涛所作十八大报告中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1)材料中“九十多年来”具体指的是发生在近代中国的哪一重大事件以来?这一事件的发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3分)
(2)在20世纪,我们党先后形成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请按照提示,完成下表:(5分)
党的中央
领导集体
标志形成的会议
核心人物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
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形成的理论成果
第一代
 
 
***思想
第二代
 
***
 
第三代
中共十四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胡锦涛在报告中说: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请探究该观点的史实依据。(4分)
材料二 香港、澳门回归以来,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4)据材料二,“一国两制”还有待解决哪个问题?(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科学构想的提出者及其准确含义。(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改革促进发展】(5分)
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图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以来最杰出的改革家。
      
图一:列宁               图二:罗斯福            图三:***
图一中的政治家最先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政策名称是什么?(1分)
图二中的人物进行了什么改革?其改革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最大的创新是什么?(3分)
图三中的人物在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其中在农村的改革采取了什么形式?(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崭新的词语属于崭新的时代,下岗与再就业是一对新词语,它们反映的时代现象是(   )
A.法治B.廉政C.国企改革D.知识经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