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阅读材料:材料一:全球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即“地理大发现”的时

(11分)阅读材料:材料一:全球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即“地理大发现”的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1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全球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即“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材料二: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使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三:
美国苹果公司在中国代工公司的污染问题(表)
曝光企业
代工产品
曝光内容
武汉某有限公司
电子元器件
排放重金属污水,污染南太子湖
苏州某科技公司
触摸屏
排放刺激性气体,影响居民生活
请回答:
(1)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中发现“美洲”的航海家是谁?写出麦哲伦的贡献。(2分)
(2)材料二中图一所示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谁?图二所示交通工具以什么为动力?图三所示产品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3分)
(3)依据材料二指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因素是什么?(2分)
(4)材料三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问题?(2分)
(5)从材料三来看,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你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如何应对?(2分)
答案
(1)哥伦布。环球航行。(2分)
(2)史蒂芬孙。内燃机。第三次科技革命。(3分)
(3)科学技术的发展(或科技革命)。(2分)
(4)跨国公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2分)
(5)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在西班牙的天主教君主的赞助下,哥伦布在1492年到1502年间四次横渡大西洋,并且成功到达美洲。所以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中发现“美洲”的航海家是哥伦布。麦哲伦是葡萄牙探险家,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险。1519年—1521年率领船队首次环航地球,死于与菲律宾当地部族的冲突中。虽然他没有亲自环球,但他船上余下的水手却在他死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
(2)材料二中图一所示交通工具应该是蒸汽机车,其发明者是史蒂芬孙,该项发明出现于1814年的英国。图二所示交通工具是汽车,其动力为内燃机,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之一。图三所示产品是电子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3)题目要求结合材料二回答,根据材料二中的文字信息“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使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和图片信息可以得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因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
(4)材料三反映的是美国苹果公司在中国代工公司的污染问题的一个典型事例,实际上反映的是跨国公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将污染也转移到了国外,也减轻了本国环境的压力,这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之一。
(5)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并最终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益;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风险甚至灾难,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经济安全和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如稍有不慎,就可能为经济全球化付出沉重代价。所以发展中国应该趋利避害,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
举一反三
(12分)在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世界性大国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材料一:英国的制度框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制度,这个制度保证让社会……最大程度发挥创造力;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种称为“珍妮 机”的纺纱机,1785年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
(1)根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基本因素。(4分)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2)图一中的人物被美国人称为“国父”,图二是19世纪60年代与之其名的总统,他们分别是谁?(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对美国历史的发展共同的作用(1分)
材料三:1871年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随后派人到欧美考察教育。考察团回国后,明治政府决定推行全民教育政策,逐渐在全国建立小学、中学、大学和工业、农业、商业等实业学校及师范学校、业余学校等,重点普及小学教育,搞好师范教育。创办东京大学,设立法、理、文、医等学部,成为当时输入近代科学,培养造就科学技术人员的中心。为学习欧美科技,还高薪聘请外籍教师。
明治政府各部门中,文部省经费开支最多,政府逐步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拨款, 不惜重金建设学校。
——王斯德主编《初中历史教师用书》 
(3)根据材料三,概述明治政府文化教育的主要措施。(2分)你认为这些措施对促进日本发展有什么作用?(1分)
(4)综上所述,大国崛起的历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0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27.5%,这一数字到了1851年变成51%。促使英国城市人口这一时期飞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三角贸易”的进行B.殖民扩张和掠夺
C.《权利法案》的颁布D.工业革命的完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的加强B.外来移民的涌入
C.工业革命的影响D.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有
① 列强以炮舰和廉价的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  ②促使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
③被迫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投资设厂           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王觉非在《英国近代史》中指出:“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瓦特研制的“蒸汽机”B.运输技术的重大改革
C.煤炭钢铁的大量生产D.阿克莱特建立水力纺纱工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