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动))/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实验次数 | 物重G/N | 使用定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1/N | 使用动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2/N |
1 | 1.00 | 0.60 | 0.65 |
2 | 1.50 | 1.10 | 0.90 |
3 | 2.00 | 1.60 | 1.15 |
在“探究动滑轮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 |||
A.当物体匀速运动和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 B.当物体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竖直向上的拉和斜着向上拉的读数相等 C.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细线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相等 D.当G动>G物时,此滑轮不仅费力、费距离,还费功 | |||
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为0.2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 |||
[ ] | |||
A.20N 0.4m/s B.20N 0.1m/s C.5N 0.4m/s D.5N 0.1m/s | |||
某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不计滑轮的重力),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比较A、B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B、C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力情况”,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实验前,小军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的重力为1.0N,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实验过程中,小军多次改变动滑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每次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并将其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中。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的条件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钩码的重力G以及动滑轮的重力G0的关系为_________;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的条件下,使用动滑轮__________。 | |||
使用时轴_______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实质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杠杆,使用动滑轮时能______力,但不能省________。 | |||
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N,B重20N,当B匀速下降40cm时, 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和A移动的距离分别是 | |||
[ ] | |||
A.20N,40cm B.10N,20cm C.10N,80cm D.20N,20cm | |||
如图所示,用重10 N的滑轮将重110 N的物体A匀速向上提起,不计摩擦及绳重,拉力F为______ N,若把重物A提高1 m,则绳子自由端要上升______ m。 拉力做功为______ ,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 | |||
天帅家刚买了一套楼房,为了装修房子,需要将装修材料运到四楼。天帅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①用人沿楼梯搬运上去;②使用定滑轮提上去;③用动滑轮提上去。在这几种方法中 | |||
[ ] | |||
A.最省功的是② B.最省力的是③ C.做有用功最多的是① D.机械效率最高的是③ | |||
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坑中原地打滑,司机在路边捡了一些枯草和碎石垫在车轮底下,再让副驾驶员按图甲的方法安装滑轮,副驾驶员用尽全力未能将汽车从泥坑中拉出。后改用图乙的方法就把汽车顺利地从泥坑中拉出。 | |||
(1)司机在车轮底下垫枯草和碎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的副驾驶员对汽车___________做功。(选填“有”或“没有”) (3)改用图乙可以把汽车拉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工人用图所示的动滑轮将重1000N的货物匀速提高2m,所用时间为10s。若不计绳重、动滑轮的重和摩擦,则在此过程中 | |||
[ ] | |||
A.拉力F为500N,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为2m B.拉力F为500N,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为4m C.拉力F做的功为1000J,功率为500W D.拉力F做的功为2000J,功率为500W | |||
如图所示,一物体重500N,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计,要拉起这个物体,甲图中需__________N拉力,乙图中需__________N拉力。使用乙图滑轮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改变拉力的方向。 | |||
如图所示,用滑轮分别将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1m,则拉力F甲移动的距离是__________m,拉力F乙移动的距离是__________m,若不计滑轮重、绳重与摩擦,所用拉力F甲、F乙相同,则G甲__________G乙(填”>”、“=”或“<”)。 | |||
小明同学说使用动滑轮一定能省力,但小红同学说不一定,你能用例子支持一下小红吗?你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 . | |||
小葳在探究动滑轮是否省力时,她想用一些相同的钩码做实验,有三种重力不同的钩码供她选择,分别为每个重:A、0.2NB、0.5NC、1N (1)在不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限度情况下,她最好选择哪种钩码?请选择___________ (2)实验中小葳发现:钩码越多,拉力F越接近G/2。再进行推理能得出的结论是:在不计滑轮的重力时,使用动滑轮可以省 的力。 (3)小葳从发现到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蕴涵着一种重要的物理研究方法,请你结合自己近两年物理学习,列举一个物理课本中运用过该研究方法的实例。 | |||
如图所示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重和绳重,如果物体的重力分别为G1 和G2,那么G1 和G2 的关系是 | |||
[ ] | |||
A. G1 = G2 B. G1 =2G2 C. G1 = 1/2G2 D. 无法判断 | |||
如图所示.,某人以10 N 的力水平向左匀速拉动滑轮,经过10 s物体A通过了10 cm,则弹簧测力计甲示数为_________N,则测力计乙示数为________N,A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 (测力计及滑轮重不计) | |||
如图所示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 | |||
A. 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 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 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 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 |||
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车的动力比阻力小800N,则甲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 ____ ,乙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 ____,其中比较省力的是 __ 图.(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 |||
如图所示,动滑轮右边绳子固定,左边悬挂物体,动滑轮受拉力F作用将物体A匀速提高2m,则动滑轮升高_______m,使用这种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填“省力”或“省距离”)。 | |||
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提升重320 N的泥袋,滑轮重20 N,不计摩擦与绳重,在拉力的作用下,物体以0.l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建筑工人的拉力为 N,在l0 s内建筑工人所做功为 J。 | |||
如图所示,三个滑轮下悬挂的重物的质量相等,若滑轮、绳的重力及滑轮与轴的摩擦忽略不计,则F1、F2、F3的关系为 | |||
[ ] | |||
A.F1=F2=F3 B.F1>F2>F3 C.F2>F3>F1 D.F3>F1>F2 | |||
有一种滑轮,它的轴可以随物体 ______,这种滑轮叫动滑轮,使用动滑轮能够 ______,但要 ______________ .它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 | |||
重200N的物体,使用定滑轮将它提起时,不计摩擦和滑轮重,所用拉力是 ____N,如果使用动滑轮将它提起,所用拉力是_____N. | |||
如图所示,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轮拉起重物时所用力的情况,比较甲、乙两图可得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甲、丙两图可得结论 _______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