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曾这样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农民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下列1861年改革的内容中能够验证其评价的是(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

列宁曾这样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农民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下列1861年改革的内容中能够验证其评价的是(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列宁曾这样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农民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下列1861年改革的内容中能够验证其评价的是(  )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C.地主不能干涉农奴的生活
D.农奴需出高价赎买份地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上述材料中列宁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评价,揭示出了这场改革的实质:是一场沙皇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一次双重敲诈和掠夺。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农奴需出高价赎买份地,故选D。
点评: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学生还要知道,领导者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改革的内容包括: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可以再买卖农奴;农奴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等。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影响: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举一反三
下列国家中,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是(   )
A.日本、俄国B.美国、日本
C.英国、俄国D.俄国、法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4年8月,欧洲一家报纸曾这样报道:“……正是这个名叫普林西鲁的塞尔维亚青年,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据所学知识回答,“普林西鲁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该事件发生在(   )
A.柏林B.华盛顿C.巴黎D.萨拉热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1)材料一中的欧洲的“火药桶”指的是哪里?(2分)
(2)材料二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4分)
(3)战争给人类带来破坏性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17世纪到19世纪,英、美、法、日等国家纷纷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请回答: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4分)
(2)材料一、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两国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2分)
(3)材料二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中,最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眼光的举措是什么?(2分)
(4)上述二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日本人最终认识到,锁国政策并不可行,遂开始研究西方的方式,并加以改变……取得了非凡的成功。”此后,日本开始
A.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B.建立军部法西斯专政
C.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D.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