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从我担任目前职务以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欧洲的绥靖,……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最后的,说不定还是最危险的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已经走过来了,我觉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从我担任目前职务以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欧洲的绥靖,……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最后的,说不定还是最危险的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已经走过来了,我觉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从我担任目前职务以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欧洲的绥靖,……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最后的,说不定还是最危险的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已经走过来了,我觉得可以沿着这条通向稳定的道路继续前进了。——1938年10月3日张伯伦在英国下院的辩论词
材料二: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讲
回答:
(1)材料一所体现的外交政策用一个词来概括应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条“通向稳定的道路”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所体现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会出现如此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绥靖政策。
(2)不是,原因:英国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保全自己,让祸水东引。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首先受到攻击,尝尽苦果。
(3)丘吉尔要与法西斯血战到底的决心。原因:1940年英法遭到法西斯进攻,已无路可走,丘吉尔继任英国首相,采取坚决抵抗的方针。
举一反三
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英法等西方大国实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其主要目的和实质是什么?产生了哪些恶劣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姑息养奸,纵容侵略,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据此回答1~3题。1.“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这段话中的“我”是_____国人。[     ]
A.德国
B.捷克斯洛伐克
C.波兰
D.奥地利2.1938年,英国首相张伯伦说:“我们对一个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的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
A.英国同情小国但又感到力不从心
B.英国决心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保全自身的利益
C.英国认为没有帮助小国的义务
D.英国觉得这件事对他们无利可图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实质有
①牺牲小国利益,谋求大国安全②调整对德国政策,以谈判代替冲突
③企图祸水东引,怂恿德国进攻苏联④德国攻势猛烈,英法以守为攻[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慕尼黑协定”所反映的重要问题是[     ]
A.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矛盾激化
B.英法为本国利益而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绥靖政策发展到了顶点
C.英国与德国为同一阵营的侵略者
D.捷克斯洛伐克国内民族矛后尖锐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德国占领奥地利②慕尼黑阴谋③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④法国战败投降⑤波兰覆亡[     ]
A.①②③④⑤
B.⑤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⑤④
D.②③④①⑤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  ——张伯伦1938年9月的广播演说
材料二:“……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和一个不可改变的目的。我们决心消灭希特勒和纳粹政权的一切残余。” ——丘吉尔1941年6月的广播演说
请回答:
(l)材料一中的“强大邻邦”和“小国”各指哪个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伯伦为了不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是如何对待“强大邻邦”和“小国”的?后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二说明英国在政策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