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1921 年开始,在列宁的领导下,国家停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农民在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1921 年开始,在列宁的领导下,国家停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农民在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1921 年开始,在列宁的领导下,国家停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农民在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材料二:1933 年,为对付1929 ―1933 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宣布: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主要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同时,在金融方面大力整顿银行;在农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
材料三:战后兴起的科技革命,使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战后20 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到20 世纪)90 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 年中对美国GDP 的贡献率为30% 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微软公司到如今分公司遍布世界各地。
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1) 请判断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
(2) 通过对上材料一、材料二的分析,并联系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两个国家实施上述政策有何相同( 相似) 的地方? (3分)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以来美国主导产业的发展变化过程。(3分)
(4)材料三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新经济有什么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哪些因素推动了美国新经济时代的到来?(4分)
答案
(1)实行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2分)
(2)经济上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都根据本国国情,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都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或者克服了困境);都巩固了政权(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原有的社会制度)(答对其中3点的,即可3分,答案以外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
(3)主导产业经过了传统工业到新兴工业到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3分)
(4)特征:信息化、全球化(2分)
因素:① 改革社会经济(调整经济政策)、②重视科教,发展高新技术③改造传统产业(3点答对两点,即可给2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苏俄和美国实施的这两个政策的相似点:经济上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都根据本国国情,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都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或者克服了困境);都巩固了政权(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原有的社会制度)。20世纪以来美国主导产业经过了传统工业到新兴工业到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新经济的特点是信息化、全球化。推动了美国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的因素有:改革社会经济(调整经济政策)、重视科教,发展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
举一反三
十月革命后,列宁一直在探索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依据国内形势的变化调整经济政策。在1922年初的苏俄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小商贩在自由市场出售面包B.工人到市场购买粮食
C.农民的粮食全部交给国家D.资本家经营鞋帽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前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她经历过70年的风雨后土崩瓦解,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在改革中走向解体,又重新回到资本主义社会体制中。(12分)
(1)领导前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是谁?他为了发展经济采用什么政策?(3分)
(2)二战期间为了打败世界共同的敌人,前苏联参加了什么国际组织?说明了什么?(4分)
(3)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苏联解体有何历史影响?(3分)
(4)苏联改革的经验教训中,有哪些方面值得我国改革借鉴?(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导致苏俄(苏联)1921-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苏俄(苏联)1921-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表
时间(年)
1921
1923
1925
粮食产量(亿普特)
23.13
34.55
44.24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列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罗斯福新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方法在一个小农国家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
材料二:“……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世界中,我准备在宪法规定的职责范围内,为我们千疮百孔的国家,定出一些必要的措施……”——罗斯福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1)阅读材料一,说说列宁用什么政策来纠正错误?这一政策有什么成效?(2分)
(2)材料二他所说的“必要措施”指的是什么?他实施的“必要措施”的目的是什么?(2分)
(3)阅读材料三回答:当时农村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请指出“好”在哪里(2分)
(4)列宁、罗斯福、***三人举措提出和实施过程中的相似之处是什么?你认为这三位人物共有的优秀品质有哪些?(4分)
(5)意识形态不同的三个国家的成功改革,对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有何借鉴作用?(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