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材料二          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材料二          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  北宋“交子”  《清明上河图》局部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三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的中心及其开通的目的? 它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分)
(2) 材料二中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发明?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3分)
(3) 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2分)
答案
(1)洛阳。(1分)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巩固隋朝的统治。(1分)有利于南北方经济的交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分)
(2)活字印刷术(1分)纸币(1分)瓦舍(1分)
(3)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从黄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从北方移到了南方)。(1分)南方相对和平(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图片和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的中心为洛阳,北到涿郡,南到余杭;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南北运输十分困难,为了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巩固隋朝的统治,隋炀帝发动大量人力开凿大运河;运河开通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此后,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运用。图一中的铜版出现于宋朝,结合所学可知,其涉及到我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由于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在北宋时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宋朝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叫瓦舍。
(3)材料中的“苏湖熟”“东南”都说明国家的经济重心在南方,故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变化是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从魏晋时期到宋朝,南方相对和平稳定,北方人口为逃避战乱大量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同时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又比较重视,故到南宋时,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
举一反三
(7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皆化而同之。
①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什么为这一重大变化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②材料二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  】(1)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会子”。
改正:
【 】(2)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改正:
【 】(3)公元7世纪,穆罕穆德在阿拉伯半岛耶路撒冷创立了伊斯兰教。
改正:
【 】(4)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
改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错误是
A.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B.茶树的种植遍及大江南北
C.宋代铁产量大厂致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
D.宋朝煤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调整政策
B.南北地理环境的变化
C.南方贸易发达
D.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在我国的
A.四川B.西安C.洛阳 D.上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