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每空2分,)2008年5月12日,汶川县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分析下图,请你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答地震中伤员救援的一些问题:(1)地震发生后,不论

(14分,每空2分,)2008年5月12日,汶川县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分析下图,请你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答地震中伤员救援的一些问题:(1)地震发生后,不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4分,每空2分,)2008年5月12日,汶川县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分析下图,请你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答地震中伤员救援的一些问题:

(1)地震发生后,不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保持呼吸系统的通畅,才能保正氧气的供给。氧气从外界到达组织细胞需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间的气体交换四个过程。
(2)某伤员被急救出时,下肢受伤,血液喷射而出,救援人员应在他下肢的_______(“近”或“远”)心端用止血带止血;若伤员失血过多,需立即输血,应以输_________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_____________会凝结成团,阻碍血液循环。之后该病人出现贫血,
(3)从废墟中救出的伤员需点滴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液随血液流动最先到达心脏的[B]__________,最终送达全身组织细胞,供__________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答案
(1)肺通气(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2)近 同型红细胞蛋白质
(3)右心房 呼吸 
解析
呼吸运动的过程包括: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间的气体交换四个过程;血液喷射而出,是动脉出血,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所以在近心端止血,输血原则为同型输血,如果血型不合,可能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堵塞毛细血管,贫血是因为血红蛋白含量低,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所以贫血患者应该多吃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因为是静脉注射,所以葡萄糖会随着体循环的途径到达心脏的右心房,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是呼吸作用的实质。
举一反三
人体生理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所需的原料经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被运输到细胞内。请据图分析:(9分)

⑴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是[   ]。气体交换后氧气进入循环系统,由血液中的       携带运输,此时的血液称为    血,氧气最终进入细胞。
⑵食物经彻底消化后,营养物质中的葡萄糖吸收进入[   ]的毛细血管,由血液中的      运输,经组织处的物质交换进入细胞。
⑶血液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不断为细胞带来氧气和葡萄糖,为血液循环流动提供动力的器官是       
⑷在       (细胞内一种结构)中,葡萄糖被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该过程叫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同时还产生了另一种气体,该气体是            
⑸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除了能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外,还能维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中a表示人体的膈肌。据此判断甲、乙两人所处的呼吸运动过程分别是
A.甲吸气、乙呼气B.甲呼气、乙吸气
C.甲、乙都吸气D.甲、乙都呼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人体内肺部的气体交换图,请据图回答:

(1)外包丰富的毛细血管,仅由一层上皮细胞围成的③,是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是       
(2)血液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      的含量减少,再经       (血管)流回心脏。
(3)空气中的氧气是通过图中标号     过程进入血液的。
(4)人吸气时,③的容积会     。(填“增大”或“减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则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
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
D.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