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小王作为前去参观某国际车展的2000多名观众之-,有幸拿到了当地都市报和市文明办联合发放的“爱心拒酒帖”.当天中午,当小王开车返家途中正常行驶时,突然发现

日前,小王作为前去参观某国际车展的2000多名观众之-,有幸拿到了当地都市报和市文明办联合发放的“爱心拒酒帖”.当天中午,当小王开车返家途中正常行驶时,突然发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日前,小王作为前去参观某国际车展的2000多名观众之-,有幸拿到了当地都市报和市文明办联合发放的“爱心拒酒帖”.当天中午,当小王开车返家途中正常行驶时,突然发现有行人横穿马路,他立即脚踩制动将车刹住,由于刹车及时,避免了一场车祸.小王对“远离酒精,珍爱生命”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急刹车反射”属于复杂反射还是简单反射?______.
(2)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
(3)一个小孩玩耍时,不小心被玫瑰刺了一下,马上缩回来.该反射由______控制完成.
(4)从北京东城法院获悉,音乐制作人高晓松因酒后驾驶,选择接受危险驾驶罪的最高量刑,直到2011年11月才能离开看守所.我国交通法规明确规定禁止酒后开车,原因是酒精对人的______有麻痹作用;使其不能准确地协调身体的运动,以致影响行车安全.
答案
(1)“急刹车反射”是大脑对“行人横穿马路”发现有危险做出判断后,由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因此属于条件反射.
(2)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视觉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参与该反射的感受器是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它的作用是感受光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由视神经传到大脑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一个小孩玩耍时,不小心被玫瑰刺了一下,马上缩回来.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由脊髓控制完成. 
(4)酒精对人的小脑有麻痹作用,使其不能准确地协调身体的运动,以至影响行车安全,因此我国交通法规明确规定禁止酒后开车.
故答案为:(1)复杂反射    (2)反射弧;  大脑皮层  (3)脊髓    (4)神经系统(或小脑)
举一反三
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侏儒症、糖尿病、脚气病、白化病等都是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疾病
B.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都属于复杂反射,它们既可以建立,也可以消退
C.肾上腺激素对人体的调节作用说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是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D.成人的排尿反射过程是:刺激→①→②→③→大脑产生尿意→③→④→⑤,此过程中,膀胱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图一所示),请分析图一、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魔方格

(1)图一中A表示狗吃到食物后出现分泌唾液的活动,这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______,其结构基础是图二中①②③④⑤所构成的______.
(2)反复经过B后,图一中的C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这一反射类型属于______,其感受器位于狗耳的______内,对应图二中的结构是______(填数字),该反射的完成必须有⑥______的参与.
(3)图一中D表示一段时间总是只给铃声,不给食物,狗对铃声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将______.
(4)该实验说明: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是在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
题型:天桥区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括号内填备选答案的代号)
(1)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所标注的结构名称:
“2”表示______,“3”表示______,“4”表示______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3)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顺序是______
A.4-→5-→3-→1-→2              B.2-→1-→3-→5-→4
(4)如因意外伤害事故,图中的“3”遭到损伤,则缩手反射活动______(能/不能)发生.魔方格
题型:上海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有关该图描述,正确的是(  )
魔方格
A.②是传出神经
B.⑤是感受器
C.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①→②→③→④→⑤
D.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题型:黄冈难度:| 查看答案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______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做反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由______→传入神经→______→传出神经→______组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