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害虫,能取食马尾松针叶.松毛虫种群的爆发引起马尾松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后果.通过向马尾松林引入灰喜鹊,可以有效控制虫害.根据此

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害虫,能取食马尾松针叶.松毛虫种群的爆发引起马尾松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后果.通过向马尾松林引入灰喜鹊,可以有效控制虫害.根据此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害虫,能取食马尾松针叶.松毛虫种群的爆发引起马尾松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后果.通过向马尾松林引入灰喜鹊,可以有效控制虫害.根据此材料回答:

魔方格

(1)这种控制虫害的方法属于______,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的特点;而农药防治不可能取得长期持续的防治效果,原因是______.
(2)下图是松毛虫个体发育中两个阶段的图片,请据图说出它的个体发育属于______;甲图表示的是______阶段.
(3)松毛虫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68条,则其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
(4)在遗传学中,灰喜鹊的长喙和短喙是一对______.一对雌雄灰喜鹊都是长喙,所繁殖的后代中却出现了短喙个体,请判断隐性性状是______.
答案
(1)、农药防治是用喷洒农药来消灭害虫,污染环境.而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引进害虫的天敌来消灭害虫,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的特点.农药防治不能取得长期持续的防治效果,原因是随着农药的长期使用,害虫就会对农药产生抗药性,具有抗药性的个体就会抵抗住适应有农药的环境,则农药对具有抗药性的松毛虫不起作用,就达不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2)、完全变态发育是指像家蚕那样生殖过程经过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不完全变态则是经过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无蛹这个时期.甲图是幼虫时期,与乙图的成虫时期相比,差别显著,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
(3)、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的,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数目要减少一半,这样就会使得形成的受精卵里的染色体又和原来的一样,保证了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不变.松毛虫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68条,则其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就会减少一半为34条.
(4)、相对性状指的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灰喜鹊的长喙和短喙符合相对性状的定义.亲代都为长喙,子代中出现短喙,所以判断出短喙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
故答案为:(1)生物防治;农药对具有抗药性的松毛虫不起作用(或害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
(2)完全变态;幼虫
(3)34条
(4)相对性状;短喙
举一反三
人类有双眼皮和单眼皮之分.控制双眼皮的基因用B表示,控制单眼皮的基因用b表示.下表为甲、乙、丙三个家庭成员眼皮性状的遗传情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家庭父   母子   女
性状表现基因组成性状表现基因组成
双眼皮×单眼皮______单眼皮bb
双眼皮×双眼皮Bb×Bb双眼皮______
单眼皮×双眼皮bb×BB______Bb
决定人患白化病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正常肤色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现有一对夫妇,父亲的肤色正常,母亲是白化病患者,他们生下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这对夫妇及孩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
A.父亲AA、母亲Aa、孩子aaB.父亲Aa、母亲Aa、孩子Aa
C.父亲Aa、母亲aa、孩子aaD.父亲AA、母亲aa、孩子aa
羊的毛色白色是显性(用B表示),黑色是隐性(用b表示).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黑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是白羊.请问公羊的基因组成是______,母羊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一个有耳垂(Aa)的男性和一个无耳垂(aa)的女性结婚,生下有耳垂子女的概率是(  )
A.100%B.75%C.50%D.25%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长毛和短毛B.玉米的黄粒与圆粒
C.棉纤维的长和粗D.马的白毛和牛的黑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