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的原始人类是(  )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

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的原始人类是(  )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的原始人类是(  )
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
答案
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此后,原始人类逐渐从猿类分离出来.
能人,约150万到250万年,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进化成能人,最早在非洲东岸出现.能人意即能制造工具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早期猿人.是最早的人属动物.旧石器时代开始;后经过数十万年的演进,能人最终为被新品种的人类(直立人)所取代而消亡.能人与后代直立人曾共存过一段时间.
直立人,约20万到200万年,最早在非洲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懂得用火,开始使用符号与基本的语言,约100万年前,冰河时期来临,非洲开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开始迁徙,向世界各地扩张,在欧亚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属于直立人).注意:此时人类第1次走出非洲.约80万年前,直立人来到现在的西班牙地区,成为最早的欧洲人,即现代入.约20万年前,欧亚非的直立人逐渐消失,被第一次非洲的新品种人类:智人取代.
智人,直立人之后未被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以及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淘汰取代,而是一直存活下来并独自发展进化,最后演化成为现代人.
故选:A
举一反三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类的进化过程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
B.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
C.人类在短暂的进化过程中,从被动求生的弱者变成能够主动改造环境的强者
D.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猿从树上下到空旷的地面生活后,身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  )
A.由四足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
B.双手从行走和支持身体中解放出来
C.使用天然工具和制造工具
D.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类人猿和人类一样有A、B、O、AB等血型
B.黑猩猩和人类的DNA差异很小
C.类人猿与人类是近亲
D.感冒、肺结核、天花等人类疾病不会在类人猿身上发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有关的资料,分析人类进化的过程.
资料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东非大裂谷东边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人类学家陆续发现了大量的早期人类化石.1974年,发现了距今大约3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露西”少女.该化石包括头骨碎片、下颌骨、躯干骨、四肢骨等,占全部骨架的40%.她的骨盆的髋骨比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比较粗壮,这些与人相似;但脑容量较小,犬齿较大,臂长大于腿长,这些与猿相似.1959年发现的距今200万年前的能人头骨化石,比“露西”的脑容量几乎大出50%,头骨形状更像人,牙齿较小,并且在发现能人化石的地层中,还发现了简单的石器和使用过的兽骨.
资料二研究表明,北京猿人生活在50万年前,住在天然洞穴里,以采集和狩猎为主.他们的四肢骨在长度、形状等方面与现代人基本相同,能和现代人一样直立行走;但他们还表现一些原始的性状,如身材稍矮,体格粗壮,前额低平并向后倾斜,鼻子宽扁、颧骨高突、眉脊粗大,没有明显的下颌.与早期人类相比,他们的大脑发达,脑容量平均已达1059mL,并且能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另外,在他们居住过的山洞里,还发现了上下数层的灰烬,内有被烧过的木头、各种动物骨骼和石块等.
(1)“露西”的骨盆、下肢骨与现代人相似,请你尝试描述她的运动方式.
(2)在发现能人化石的地层中,同时发现了简单的石器和使用过的兽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在北京猿人居住过的山洞里发现了灰烬的遗迹,这说明了什么?
(4)从“露西”到北京猿人,脑容量逐渐增加.这对人类的进化会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科学家在对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的DNA分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主张黑猩猩和大猩猩应该和人划分到一个分类属性.分析结果如下:在上述四种类人猿中,长臂猿与人类DNA分子相差最大,猩猩次之,而黑猩猩与人类DNA分子相差较小,并且小于黑猩猩和大猩猩之间DNA分子的差别.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四种类人猿在进化过程中,与人类分开最早的是哪种?次之是哪种?分开最晚的是哪种?
(2)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战争不断爆发,资源被疯狂掠夺,环境污染严重,森林遭到砍伐,使黑猩猩和大猩猩濒临灭绝.试从“人猿同祖”谈起,说说我们应当怎样对待猿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