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关系很密切,有一小组的同学做好了采集用具,准备分别进行探究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量的两个实验:(1)A实验的探究问题是:教室内外空气的尘埃数量会一样

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关系很密切,有一小组的同学做好了采集用具,准备分别进行探究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量的两个实验:(1)A实验的探究问题是:教室内外空气的尘埃数量会一样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关系很密切,有一小组的同学做好了采集用具,准备分别进行探究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量的两个实验:
(1)A实验的探究问题是:教室内外空气的尘埃数量会一样多吗?
(2)B实验的探究问题是:一天中的不同时间,一个教室内空气的尘埃数量相同吗?若你是这一小组的一员,你会如何分别设计这两个实验的尘埃采集方案,以便实施计划?
答案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我们通常还要设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这一种条件就是唯一实验变量.一般地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故答案为:(1)A实验的方案:将采集用具平均分成两组(如每组3个),一组放于教室外窗台上避风的地方,另一组置于教室内(1分),2小时后回收统计(1分).
(2)B实验的方案:将采集用具平均分成三组(如每组3个),分别于上午、中午、下午放到教室内(1分),每次采集时间为2小时(1分).
举一反三
科学探究是解决人类面临重大问题的手段,“非典”(SARS)发生后,科学工作者夜以继日地投入了探索病因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重大进展.请分析下列两则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A:①2月18日,国内权威机构宣布,找到了病原体为衣原体(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细胞结构极为简单的生物).②3月19日,香港中文大学宣布,病原体是一种副黏液病毒.③3月25日,美国疾控中心和香港大学宣布,病原体是冠状病毒.不久,世界卫生组织的多个实验室陆续找到了冠状病毒.④4月12日,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和香港大学宣布,已分离出冠状病毒.⑤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正式确认冠状病毒是引起“非典”的病原体,因为把病人身上分离出的病毒接种到黑猩猩体内,发生了和人一样的非典型肺炎.
资料B:①5月23日深圳疾控中心与香港大学宣布,从果子狸体内分离出冠状病毒,基因测序表明,与人的SARS病毒有99%的同源性.②5月24日报道,农业部调查组从果子狸、蛇等动物体内检测到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与人的SARS病毒的基因完全一致.③专家指出:“非典”病毒来自野生动物.
(1)分析资料A,请你概括出他们在探究前会提出的共同问题是什么?他们先后宣布各自得出的结论,目的是什么?
(2)科学探究要讲究方法,用正确的方法,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请你从资料A中指出最有说服力的方法是什么?分析资料A,你能感受到作为科学工作者,应该具备一种什么样的科学精神?
(3)若资料B的结论得到确认,对人类有何启示?请你从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上谈谈自己的看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苏丹红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常用于辣椒酱等食品中,媒体报道其有致癌作用.
(1)丹丹认为少量的苏丹红不会导致癌症.
(2)于是,她准备了两组小白鼠进行实验,一组长期喂养含有少量苏丹红的食物;另一组用正常的食物喂养.
(3)两年后,长期用含有少量苏丹红的食物喂养的一组大多数患有癌症,正常食物喂养的却没有一只患癌症.
①上面(1)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______.
②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相符合,说明假设是______.
③该实验探究过程中的______ 是对照实验.
④探究生物学的方法很多,该过程属于探究方法中的______法.
⑤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做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边观察边记录
B.观察时必须实事求是
C.观察时必须积极思考
D.只有用肉眼观察到的生物才是真实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探究:小明是一个勤劳而善于动脑的中学生.夏天,在他倒垃圾的时候,多次发现在西瓜皮、吃剩的甜瓜上面苍蝇特别多,便认为:苍蝇喜欢吃瓜.于是想设计探究实验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验证.
在小明的探究过程中:
①你认为,提出的问题可能是:______
②作出的假设可能是:______
③在制定计划的时候,需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
④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使结论更有说服力,实验中应注意什么?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有关问题
一片稻田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这里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夺着阳光、养料、水分和空间,蝗虫、三化螟在稻秧上取食,青蛙是忠实的田园卫士,是多种害虫的天敌.
(1)阳光、养料、水分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长,它们属于______因素.
(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上述资料中没有提到的组成成分是______.
(3)水稻生长需要较多的含氮无机盐,如果缺少含氮无机盐,水稻植株生长缓慢、植株弱小、叶片发黄.请完成下面有关验证水稻生长需要含氮无机盐的实验.
①取生长健壮、状态相同的水稻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两组.
②将两组幼苗分别用塑料泡沫固定在A、B两个塑料容器中.
③A容器加含各种无机盐的完全培养液.B容器加等量不含______的完全培养液.
④将两组装置放在______条件的合适环境中培养,观察水稻幼苗的生长状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