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模拟实验,请回答:试管馒头加入的液体搅拌与否温度时间冷却加碘1号碎屑唾液2ml搅拌37102滴2号碎屑清水2ml搅拌37102滴

表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模拟实验,请回答:试管馒头加入的液体搅拌与否温度时间冷却加碘1号碎屑唾液2ml搅拌37102滴2号碎屑清水2ml搅拌37102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表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模拟实验,请回答: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试管馒头加入的液体搅拌与否温度时间冷却加碘
1号碎屑唾液2ml搅拌37102滴
2号碎屑清水2ml搅拌37102滴
3号成块唾液2ml不搅拌37102滴
(1)人吃食物时,牙齿能将食物切断、撕裂、磨碎,通过舌的搅拌,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把馒头切碎模拟口腔中的牙齿的咀嚼作用,搅拌模拟口腔中舌的搅拌作用.
(2)碘液遇淀粉变蓝.1号试管内不变蓝是因为馒头屑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麦芽糖;2号试管内变蓝,是清水中不含有唾液淀粉酶,馒头屑中的淀粉没有发生变化;3号试管内变蓝,这个现象说明舌的搅拌作用扩大了唾液淀粉酶与淀粉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淀粉的消化作用.因此加入碘液后,3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1号 不变蓝,这个现象说明 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2、3号 变蓝,这个现象说明 试管内存在淀粉,未被充分消化.
(3)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有温度、酸碱度等,人体内的温度是37℃左右,因此把三支试管放人37度的温水中水浴是因为37℃接近人体温度,唾液淀粉酶才能发挥最佳的催化作用,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故答案为:(1)牙齿的作用;
(2)不变蓝;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变蓝;试管内存在淀粉,未被充分消化.
(3)接近人体温度,唾液淀粉酶才能发挥最佳的催化作用.
图是表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要把这两只试管放到______℃的水中加热10分钟
(2)在两只试管中加碘后,①将会______②将会______
(3)从此实验可以看出,唾液中有______能对淀粉起消化作用,能将淀粉转化为______.魔方格
如图所示A、B、C、D为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关于检验唾液淀粉酶能够消化淀粉的实验装置.请仔细阅读后回答:
(1)这四个装置的顺序是______.
(2)图中,滴管加入的应该是______,目的是检验1、2号试管中是否存在淀粉.这一步依据的原理是______.
(3)图C是将1、2、号试管进行水浴加热,加热的温度应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4)图D中1号试管加上与2号试管同样多的清水的目的是______.   
魔方格
张瑶同学参照生物教材内容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及步骤如图所示:(提示:将碘液滴入浆糊,浆糊变蓝色.)
魔方格

(1)将碘液滴入浆糊,浆糊变蓝色,说明浆糊中含有大量的______,本实验主要探究______对该物质有无消化作用.
(2)实验过程 D 中[2]号试管中颜色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______.
(3)如果将C中的水温换成0℃,[2]号试管中颜色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
取1克干淀粉,放入烧杯里,加清水100毫升,搅拌,煮沸,制成浆糊.冷却后备用.用清水漱口后,制备唾液.取甲、乙两只试管,各注入2毫升浆糊.向甲试管内滴入2毫升清水,向乙试管内滴入2毫升唾液,并摇匀.将两只试管同时放入盛有37℃左右温水的容器中.10分钟后,取出并冷却.向冷却后的甲、乙两只试管内各滴入两滴碘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只试管内颜色的变化是:______
(2)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当我们细细地咀嚼馒头使时,感觉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某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得搅拌下,是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的.他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取适量的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分成2等份.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
第二步:取2只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为(1)(2)号 做如下处理:
在______;(2)号试管中放入1份馒头碎屑,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的搅拌.
第三步:将2支试管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10分钟.______
第四步:在2支试管中各滴入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
(1)该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并充分搅拌,这是为了模拟______.
(2)请将该实验的第二步补充完整.
(3)该实验的第三步有待改进,请将改进后的做法直接写在第三步下面的横线上.
(4)该同学所做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加入碘液后变成蓝色的是______号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