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有关,某中学的同学分小组,在不同的时段对马路边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有关,某中学的同学分小组,在不同的时段对马路边

题型:湖北难度:来源: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有关,某中学的同学分小组,在不同的时段对马路边的空气进行了采样,数据记录如下表:
(1)在该探究中,这些同学应该将______作为变量,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2)将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处理后,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越______.
(3)马路边的桃树林吸引了同学们,可是走人树林的他们很快发现有虫子正在啃食桃树叶,就在同学们要对虫子进行观察时,又见有鸟飞来琢食虫子.“这不就是食物链嘛!”同学们兴奋极了.请写出这条食物链______.
(4)聊天中,同学们谈起了传染病及预防的问题:襄阳市疾控中心完成的一项监测显示,性行为成为当前襄阳市艾滋病(AIDS)和性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等正在向普通人群传播.面对这个问题,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要提高防病意识,洁身自好     B.艾滋病毒能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传播
C.孤立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     D.可能接触艾滋病患者的人是艾滋病易感人群
答案
举一反三
车流量时段
PM2.5(微克/m3
组别
车流量最少-清晨车流量大-上班时段车流量小-中午车流量最大-下班时段
第一组19894397
第二组22833898
第三组20864199
(1)科学探究要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本实验中,研究的是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的关系,而在不同时段车流量不同,因此,本实验的变量是车流量(或采样时段),其他条件都相同.
(2)清晨时段,车流量最少,PM2.5的平均值为20.33微克/立方米;上班时段,车流量最大,PM2.5的平均值为86微克/立方米;中午时段,车流量少,PM2.5的平均值为40.67微克/立方米;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PM2.5的平均值为98微克/立方米;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越大.
(3)食物链是指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植物被昆虫吃,而昆虫又被鸟吃了,所以食物链为桃树→虫子→鸟.
(4)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与艾滋病患者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HIV,因此握手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因此对艾滋病患者不要有惧怕心理,要不歧视不孤立艾滋病患者;与他们和谐相处;给他们以精神和心理的支持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故选项C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车流量(采样时段)    (2)大    (3)桃树→虫子→鸟  (4)C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从今年开始许许多城市开始陆续公布Pm2.5的值,请根据下列数据回答有关内容:
不同城市PM2.5的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Pm2.5平均值
时间           (μg/m3)

温州

宁波

嘉兴

武汉
5-27466085
5-2635342676
5-2548232369
5-2469452472
5-2341354680
平均值47.839.430.876.4
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在做了“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实验后,提出了“不同的环境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数量是否一样多”的问题,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取3片背面有格线(如图甲所示)、正面涂有凡士林的载玻片,分别放在标1-3号的培养皿中,盖上培养皿盖.
第二步;
第1位同学携带1号实验器具到树林,第2位同学携带2号实验器具到公路带,第3位同学携带3号实验器具到教室外阳台,并约定同一时间打开培养皿盖,20分钟后盖上培养皿盖,带回实验室.
第三步:用显微镜观察玻片并计数测算尘埃数量.
(1)根据以上实验方案,你认为该探究实验做出的实验假设是______.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在实验的第二步中,设计了“约定同一时间打开培养皿盖,20分钟后盖上培养皿盖,带回实验室”,其目的是______.
(3)该探究实验采用了“五点取样法”测算尘埃粒子数,请你用笔在图甲中划出所要观察和计量尘埃数的区域.

(4)图乙是根据测算数据绘制的柱状图,由此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环境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数量______.
(5)该实验在三个不同的环境只放了一套实验器具,你认为这样是否科学?______.
(6)该实验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车辆能污染空气”的结论,这一结论的得出源于把______号实验视为对照试验.根据这一结论,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______.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空气质量与健康的问题:
(1)某学习小组探究了教学楼的一楼和四楼的尘埃粒子含量,该小组在一楼放置了多个处理好的载玻片,其中一个载玻片测量的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由图可知,该小组运用的取样方法是______.测得的尘埃粒子数为______.该小组放置多个载玻片进行取样,并计算出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2013年11月14日,山东省环保厅官方网站公布我省10月份大气环境质量排名.泰安以16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位居全省第5位,但是PM2.5恶化幅度达到31.0%,位列全省第一,10月份PM2.5平均浓度超过100微克/立方米,月均浓度居全省17地市第10位.
PM2.5是可以进入肺部的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细颗粒物本身的有毒物质可以被血液和人体组织吸收,它含有多种强致癌有机物.
造成PM2.5数值较高的原因有多种,通常而言,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期是PM2.5数值最高的时间段,你认为这个时间段PM2.5数值最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在PM2.5数值较高时,要避免进行户外体育锻炼,这样建议的理由是______.为改善我市空气质量,增加“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你认为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我市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______.
2013年秋冬以来,随着“雾霾”天气(如图)频频来袭,PM2.5逐渐进入公众视线.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称为PM2.5,是可直入肺的细小颗粒物.PM2.5是形成“灰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专家指出:PM2.5对人体的______系统危害最大.由于颗粒物微小,人体吸气时,PM2.5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进入______和肺泡,影响肺部的气***换,引发哮喘等疾病;同时进入肺的有毒微粒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通过______而分布到全身.
(2)2013年11月济宁市20多名志愿者对市内几个地点的空气中PM2.5进行了检测,结果如表.请问这几个地点的空气质量由好到坏的排列次序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地点时间PM2.5值
1.火车站进站口14:25518(约37ug/m3
2.新世纪广场14:16326(约23ug/m3
3.步行街街口14:10631(约45ug/m3
王华同学相了解和探究他生活的周围的空气质量,采用了实验“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方法,下面是他在五处各抽测一平方厘米的粒子数,请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他生活的周围的空气中每平方米所含的尘埃粒子数为______.
(2)他采用的取样方法是______.
(3)如图2,第1格中的尘埃粒子数为______.第2格中的尘埃粒子数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