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D=BC=16,AB=DC=12,点P和点Q分别是两个运动的点.动点P从A点出发,沿线段AB,BC向C点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

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D=BC=16,AB=DC=12,点P和点Q分别是两个运动的点.动点P从A点出发,沿线段AB,BC向C点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

题型:解答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D=BC=16,AB=DC=12,点P和点Q分别是两个运动的点.动点P从A点出发,沿线段AB,BC向C点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动点Q从B点出发,沿线段BC向C点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P,Q同时出发,从两点出发时开始计时,设运动的时间是t(秒).

(1)请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下面线段的长度;
当点P在AB上运动时,AP=_________;PB=_________;
当点P运动到BC上时,PB=_________;PC=_________;
(2)当点P在AB上运动时,t为何值时,线段PB与线段BQ的长度相等?
(3)当t为何值时,动点P与动点Q在BC边上重合?
答案
(1)2t;12-2t;2t-12;28-2t;(2)4;(3)12
解析

试题分析:(1)仔细分析题意结合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即可得到结果;
(2)根据线段PB与线段BQ的长度相等结合(1)中的代数式即可列方程求解;
(3)当动点P在BC上时,可得BP=BQ,即可列方程求解.
(1)当点P在AB上运动时,AP=2t;PB=12-2t;
当点P运动到BC上时,PB=2t-12;PC=28-2t;
(2)若PB=BQ,则12-2t=t,解得t=4,即t为4秒时,PB=BQ;
(3)当动点P在BC上时,因为BP=BQ,所以2t-12=t,解得t=12,
即t为12秒时,点P与点Q在BC边上重合.
点评:动点问题的应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中考的热点,尤其在压轴题中极为常见,要特别注意.
举一反三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B.
C.D.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已知,则(    )
A.B.C.D.52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已知,则的值是(     ).
A.3B.7C.9D.11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若代数式是同类项,则m =      ,n =      
题型:填空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若25x2-mxy+9y2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