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经过原点O,且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为30°,点M在x轴上,⊙M半径为2,⊙M与直线l相交于A,B两点,若△AB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经过原点O,且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为30°,点M在x轴上,⊙M半径为2,⊙M与直线l相交于A,B两点,若△AB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经过原点O,且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为30°,点M在x轴上,⊙M半径为2,⊙M与直线l相交于A,B两点,若△AB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点M的坐标为                

答案
(2,0)或(﹣2,0)
解析
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当点M在原点右边时,过点M作MN⊥AB,得出AN2+MN2=AM2,再根据△AB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AN=MN,根据AM=2,求出MN=,最后根据直线l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为30°,求出OM=2,即可得出点M的坐标,当点M在原点左边时,根据点M′与点M关于原点对称,即可得出点M′的坐标.
解;如图;当点M在原点右边时,
过点M作MN⊥AB,垂足为N,

则AN2+MN2=AM2
∵△AB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N=MN,
∴2MN2=AM2
∵AM=2,
∴2MN2=22
∴MN=
∵直线l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为30°,
∴OM=2
∴点M的坐标为(2,0),
当点M在原点左边时,
则点M′与点M关于原点对称,
此时点M′的坐标为(﹣2,0),
故答案为;(2,0)或(﹣2,0).
举一反三
甲乙两地相距50千米.星期天上午8:00小聪同学在父亲陪同下骑山地车从甲地前往乙地.2小时后,小明的父亲骑摩托车沿同一路线也从甲地前往乙地,他们行驶的路程y(千米)与小聪行驶的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小明父亲出发      小时时,行进中的两车相距8千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①,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13,BC=50,BC边上的高为12.点P从点B出发,沿B﹣A﹣D﹣A运动,沿B﹣A运动时的速度为每秒13个单位长度,沿A﹣D﹣A运动时的速度为每秒8个单位长度.点Q从点B出发沿BC方向运动,速度为每秒5个单位长度.P、Q两点同时出发,当点Q到达点C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连结PQ.
(1)当点P沿A﹣D﹣A运动时,求AP的长(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连结AQ,在点P沿B﹣A﹣D运动过程中,当点P与点B、点A不重合时,记△APQ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过点Q作QR∥AB,交AD于点R,连结BR,如图②.在点P沿B﹣A﹣D运动过程中,当线段PQ扫过的图形(阴影部分)被线段BR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时t的值.
(4)设点C、D关于直线PQ的对称点分别为C′、D′,直接写出C′D′∥BC时t的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直线y=﹣x+8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B,M是OB上的一点,若将△ABM沿AM折叠,点B恰好落在x轴上的点B′处,则直线AM的解析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观察下表,则变量y与x的关系式为(   )
A.B.C.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若点在函数的图象上,则(    )
A.B.C.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