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密度的知识之后,小明通过实验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____移动平衡螺

学习了密度的知识之后,小明通过实验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____移动平衡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学习了密度的知识之后,小明通过实验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____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小明按图中甲、乙、丙图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牛奶的质量为______ g,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____。
(3)在与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中,小明认为将图的实验过程进行合理的调整,会更加准确地测量出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操作顺序应调整为____________;调整后测得的牛奶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之前测得的牛奶密度。
答案
(1)右(2)120,1.2×103(或1.2)(3)乙 丙 甲,小于
解析
(1)指针偏右,说明右侧质量偏大,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2)图甲示数为20g+10g=30g,图乙示数为50g+100g=150g,所以牛奶的质量为120g,量筒的示数为100cm3,牛奶的密度ρ=m/v=120g/100cm3=1.2×103kg/m3
(3)当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时,烧杯中会有残留,牛奶体积测量值会偏小,导致密度测量值偏大.若先测烧杯与牛奶的总质量,再将一部分倒入量筒测体积,最后测剩余的牛奶和烧杯的质量,这样既不影响体积的测量,同时烧杯中剩余牛奶也不会影响质量的测量结果了.因此,合理的实验顺序应为乙、丙、甲(或乙、甲、丙).
实验次数太少,存在着偶然性
举一反三
下面是某次用天平和量筒做“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的数据记录表.
(1)请根据记录数据完成下列表格.
容器的质量
(g)
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g)
盐水的质量(g)
盐水的体积(cm3
盐水的密度(kg/m3
10.5
64.5
 
50
 
 
(2)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有:a.把盐水倒进量筒,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b.用天平测出容器的质量;c.把盐水倒进容器,用天平测出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d.计算出盐水的密度.这样实验计算出的盐水密度会与实际的盐水密度有误差,如果实验步骤按a→b→c→d的 顺序进行,则测出的盐水密度会           实际的盐水密度(选填“小于”、“等于”、“大于”);要减少实验误差,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应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石英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小明爸爸在石英粉厂工作,他想知道石英粉的密度,可是身边只有天平。他求助于正在九年级就读的儿子。聪明的小明利用天平(含砝码),一个玻璃杯、足量的水,就完成了测量石英粉密度的实验。(ρ为已知)
下面是小明同学设汁的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1)用天平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0
(2)给玻璃杯中装满石英粉,测出                              
(3)
(4)用已知量和测量量对应的字母写出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聪同学在中国死海旅游时带回了一瓶中国死海的盐水,想知道该盐水的密度.他借来测量工具后,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但调节平衡螺母,无法将托盘天平调平,结果他发现操作中漏了一个重要步骤,该步骤是         .天平调平后,他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如图甲所示,然后用天平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15g,再将量筒中的盐水倒入该烧杯,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则总质量是          g,算出该盐水的密度是  g/cm3.分析该测量过程,你认为小聪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的量筒是以      为单位标度的,最小分度值是        ;测量时如果如图那样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用实验测定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操作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的测量情况填写下列的表格。

从部分固体密度表中,查出这块金属块是可能是由          制成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