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小明设计了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来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A、B、C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

(7分)小明设计了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来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A、B、C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7分)小明设计了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来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A、B、C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填"大"或"小")这是为了便于测量          
(2)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sAB=_______cm  tAC=______s  vBC=_______m/s
(3)比较前半段和全程的平均速度:__(填“=”或“<”或“>”),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   (填“大”或“小”)。
答案
(1)小  时间 (2)26      6    0.16  (3)<   大
解析

试题分析:斜面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不便于计时,斜面倾角越小,小车运动的越慢,这样就便于计时,由图刻度尺可求出小车的路程,小车两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尺示数之差就是小车的路程即sAB=26cm,tAC= 6s, 时钟可求出小车的运动时间,同理两时钟示数之差就是物体运动的时间,由vBC=sBC / BC=0.64m/4s=0.16m/s. vAB=sAB / tAB=0.26m/2s=0.13m/s, vAC=sAC / tAC="0.90m/6s=0.15m/s" 所以有<.若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时间偏短,根据v=s/t可知平均速度偏大。
举一反三
(3分)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发现情况时,司机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器刹车的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进的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某司机没有饮酒时的反应时间为0.3s,喝了一瓶啤酒半个小时后在尚能驾车的情况下反应时间变为0.7s。若他驾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没有饮酒时的反应距离是多少?喝了一瓶啤酒半个小时后的反应距离比没有饮酒时的反应距离多多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vt。如图所示,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 的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A.v>vB.v<v
C.v=v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分)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华在学校跑道上以上学步行速度步行100m,测得用时80s,则他步行速度为       m/s。
(2)小华步行上学需2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      m。
(3)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        不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7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设计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静止滑下,图中数字分别表示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其中AC间长20cm,B为中点。

(1)该实验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3)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通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通过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全程时间偏        ,平均速度偏    
(5)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小车下滑运动的是     。(选填如下图中的选项字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5分)小星利用节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来到镇江火车站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图所示,他比较了特快T131和动车组“和谐号”D413的运行时间后,决定乘坐动车组“和谐号”D413前往上海.若两列车均正常运行,试问:
往上海方向(里程:270km)
车次
到达时间(镇江)
开车时间(镇江)
终点站(上海)
T131
09:43
09:45
12:30
D413
10:04
10:06
11:36
(1)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多少时间?            h
(2)动车组“和谐号”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时?合多少米/秒?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