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杠杆在不挂钩码,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此时应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杠杆在不挂钩码,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此时应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杠杆在不挂钩码,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此时应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直到杠杆保持在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
(2)在杠杆两端挂钩码,不断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重新平衡,记录数据如表:分析数据,用F1、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则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表示为______
(3)第三次有数据缺失,请根据所学把它补上.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1210210
23535
345______10
(1)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杠杆重心应左移,应将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均可)向左调节,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所以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直接读取力臂.
(2)分析表中的实验1、2数据,发现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F1、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平衡条件可表示为:F1l1=F2l2
(3)∵F1l1=F2l2
∴F2=
F1L1
L2
=
4N×5cm
10cm
=2N;
(4)实验时,如果只用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偶然性太大,因此应获取多组实验数据便于找出物理规律.
故答案为:(1)左;水平;便于直接读取力臂;(2)F1l1=F2l2;(3)2;(4)便于找出物理规律.
一根均匀木杆放在一水平桌面上,它的一端伸出桌面外边的那部分长度是木杆全长的1/3,如图所示.
(1)在木杆伸出端的B点加一个作用力F,当F=300N时,木杆的另一端A开始向上翘起,那么木杆的重力是多少?
(2)木杆在桌面上若不施加其他任何力时,允许伸出桌面以外的最大长度是多少?
如下图所示,轻质杠杆挂上钩码后恰好平衡;每个钩码质量相等,下列各种情况杠杆还能保持平衡的是(  )
A.左右钩码各向支点移动一格
B.左边向支点移动一格,右边减去一个钩码
C.左右两边各减去一个钩码
D.左边向支点移动两格,右边减去两个钩码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

上图是小敏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11.5101
212010
31201.510
建筑工地上,工人用独轮车运送石块,如图23所示,石块与独轮车的总重为800N,作用在A点.当车水平平衡时,求:工人两手对车所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
某同学研究杠杆的使用特点,他先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提三个钩码.然后在杠杆上挂三个相同的钩码,且保持位置不变,他三次用弹簧测力计提着杠杆使杠杆水平静止,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比较图(a)、(b)[或(a)、(c)或(a)、(d)],可知:______.
(2)比较图中(b)、(c)、(d)可知: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