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1)实验中多次改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1)实验中多次改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1)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
①由图象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______.
②上述实验中,小明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下来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向______端移动滑片(选填左或右),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2)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______Ω的滑动变阻器.魔方格
答案
(1)①由图象知,电压一定时,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②由图象知,当R=5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所以电阻两端的电压U=IR=0.5A×5Ω=2.5V,在整个过程中,R两端的电压保持2.5V不变;
将5Ω的电阻换为10Ω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所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将滑片向右滑动,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2.5V,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2)根据串分压的知识,当电阻R=25Ω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由图象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1A;
由I=
U
R
得,R=
U
I
=
4.5V
0.1A
=45Ω;
所以R=R-R=45Ω-25Ω=20Ω.
故答案为:(1)①电流与电阻成反比;②右;2.5;(2)20.
举一反三
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时,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连接完后,小明稍作思考之后,就将电路改进为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她这样改进有何好处?______;(选填“A或B”)A.方便改变电阻,操作简便    B.保护电路
在实验过程中,他保持电源电压不变,通过调节电阻箱先后6次改变A、B间的电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1所示.
表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次数I/AAB间电阻值R/Ω
10.805
20.6010
30.4815
40.4020
50.3425
60.3030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在研究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得到了I与R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魔方格

(1)由图象可得结论______;
(2)将R由原来的5Ω换成10Ω,紧接着的操作是______;
(3)仍用该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利用实验数据作出的I-U关系图线,与图丙中的______(选填“A”、“B”、“C”)最接近.
某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记录了如下两表数据:
表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长沙难度:| 查看答案
 试验次数 1 4
 电阻/Ω R=20
 电压/V 1.0 2.04
 电流/A 0.050.10.2 0.4 
小利等同学按如图甲所示电路来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8V,定值电阻R1=20Ω.

魔方格

(1)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实物电路连接好.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2)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可能是______.故障排除后,在实验中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示数变化不大,他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滑动变阻器选择不合理.现有如下A、B两种滑动变阻器可供选择,那么他们应选择______(选填“A”或“B”)
A、100Ω、1A            B、5Ω、2A
(3)实验中小利将实验所得数据描绘在图丙中,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
我们已进行过“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
(1)请你在方框内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魔方格

(2)在连接电路时,当连完最后一根导线后就发现两个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并且指针总在晃动,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首先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出通过电阻R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下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U(V)0.51.01.52.02.53.0
I(A)0.10.20.30.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