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所以人要能听到自己拍手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A.大于17mB.大于34mC.小于17mD.小于34m

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所以人要能听到自己拍手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A.大于17mB.大于34mC.小于17mD.小于34m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所以人要能听到自己拍手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
A.大于17mB.大于34mC.小于17mD.小于34m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s/t,得出s=vt,再根据回声知识得出,2s=vt,其中t>0.1s,可得,2s>340m/s×0.1s=34m,所以s>17m,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是大于17m,即A正确。
举一反三
图所示,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将会        ,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也能说明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⑴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⑵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⑶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⑷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        听到对方的讲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吹笛子发声主要是(    )
A.笛子本身(笛管)振动发声
B.笛子中空部分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C.吹笛子的演员本身发出的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一段长为18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 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1500m/s 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
A.1次B.2次C.3次D.4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