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来形容优美的琴声,用夸张的语言表达物理学上的道理,在物理学上,“余音”指 ______,“三日不绝”指 ______.

古人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来形容优美的琴声,用夸张的语言表达物理学上的道理,在物理学上,“余音”指 ______,“三日不绝”指 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古人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来形容优美的琴声,用夸张的语言表达物理学上的道理,在物理学上,“余音”指 ______,“三日不绝”指 ______.
答案
声音是一种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现象,“余音”就是由于回声现象产生的,且声波会不断的反射,直到它的能量全部消失为止.
故答案是:回声,声音的不断反射.
举一反三
某人站在一峭壁前850米处,对着峭壁大喊一声,那么从大喊一声到听到回声经历的时间是多少秒?(声音在空中的速度为V=340m/s)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们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大雪过后,大地披上厚厚的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里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这一描述,你认为会堂、剧院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的形状,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这主要是为了(  )
题型:临沂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大声音的响度D.装饰的美观些
在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响亮,这是因为______.
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若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如图所示,经过4s后收到回波.求此处海底有多深?(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魔方格
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秒,所以要能听到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大于34米B.大于17米C.等于34米D.等于1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