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下图1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坐井观天,请在图1的②中画出青蛙在“O”通过井口看到最大范围的两条光线的方向。(1分)(2)如下图2所示,作出物体

(1)如下图1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坐井观天,请在图1的②中画出青蛙在“O”通过井口看到最大范围的两条光线的方向。(1分)(2)如下图2所示,作出物体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如下图1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坐井观天,请在图1的②中画出青蛙在“O”通过井口看到最大范围的两条光线的方向。(1分)
(2)如下图2所示,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2分)
(3)如下图3所示,根据反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并用字母β标出反射角。(2分)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1)图中圈点是青蛙的位置,将圈点与井口左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将圈点与井口右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出箭头,即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2)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3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首先过反射点做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入射光线,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用β表示.
点评:(1)通过作图的形式考查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结合了成语,是一道好题.(2)本题考查了如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在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时,注意先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就能得到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一定要掌握这种技巧.(3)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注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
举一反三
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猜想:
①影子长度可能与物体离光源的远近有关②影子长度可能与光源的高度有关③影子长度可能与物体高度有关。
于是同学们开始设计并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4分)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cm
30
15
10
7.5
6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填猜想序号)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具体操作是:保持                 不变,改变                            。(两空同时答对才可得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现象能用“ 光的直线传播” 解释的是(   )
A.影子的形成
B.“海市蜃楼” 的形成
C.平静的水面能看到树的倒影
D.在岸上看湖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的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从不同的地方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光的漫反射现象
C.看到水中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D.岸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广西桂林市的象征——象鼻山,我们能远远看到它,是由于光的          传播的缘故;它在漓江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前,调节二者的位置,在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蜡烛清晰倒立的像。请在图中确定成像仪上小孔0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