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解释的是(   )

下列现象,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解释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现象,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解释的是(   )
答案
B
解析
A从水中看到阳光谷的“倒影”,是阳光谷在水面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日食和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是光的折射;桥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
举一反三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呈现电线杆的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电影幕布选用光滑的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镜面反射
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如下图1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坐井观天,请在图1的②中画出青蛙在“O”通过井口看到最大范围的两条光线的方向。(1分)
(2)如下图2所示,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2分)
(3)如下图3所示,根据反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并用字母β标出反射角。(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猜想:
①影子长度可能与物体离光源的远近有关②影子长度可能与光源的高度有关③影子长度可能与物体高度有关。
于是同学们开始设计并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4分)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cm
30
15
10
7.5
6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填猜想序号)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具体操作是:保持                 不变,改变                            。(两空同时答对才可得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现象能用“ 光的直线传播” 解释的是(   )
A.影子的形成
B.“海市蜃楼” 的形成
C.平静的水面能看到树的倒影
D.在岸上看湖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的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从不同的地方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光的漫反射现象
C.看到水中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D.岸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